海都讯(记者 林宝珍)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和慢性病、失能患者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4-2-1”家庭越来越多,百姓对医疗护理员的需求呈加速上升趋势,住院陪护难成为当今社会万千家庭面临的难题。
“医疗护理员‘找得到、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就医环境,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省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欧启水教授介绍,为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患者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需求,减轻患者家属住院陪护负担,省卫健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及省医疗保障局四部门已经联合发布了《福建省“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医院要建立护理员队伍,“无陪护”医院护理员数量应当满足患者住院期间基本生活照料服务需求,要规范护理员执业行为,强化护理员规范培训。
但是,现有医疗护理员队伍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紧缺、职业素养良莠不齐、未接受严格规范系统的培训、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等问题,且护理员相关的权益保障未能严格落实,难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生活照护,无法满足“无陪护”病房需求。
“为精准对接老龄化背景下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增加护理服务供给,加强医疗护理员队伍建设是有必要的。”欧启水委员建议拓宽护理员来源渠道,确保护理员数量充足等。他认为,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吸收更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和外省来闽务工人员充实到护理员队伍;同时优化护理员培训体系,提升护理员服务能力和质量,从业医疗卫生机构采用“积分制”等措施,加强护理员在职继续教育,持续提升护理员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满足患者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将医疗护理员纳入我省紧缺型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建立定向培养机制。”欧启水委员建议,鼓励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并设定专项财政补助,推进院校、培训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增强培训实效。他还建议,制定护理员人才评价标准,畅通职业技能等级发展通道;健全护理员薪酬待遇与职业技能等级、服务内容等挂钩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护理员关心关爱,严格监管护理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确保护理员的从业保障得以落实,维护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