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文/图
春节、元宵节期间,泉州有什么好去处?不妨和家人一起逛博物馆,增长知识。昨日,海都记者提前到泉州各大博物馆打前哨,为大家搜罗了一大“桌”的文化盛宴。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石色之间寻关羽
春节期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将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观展的同时还能动手互动。据该馆陈颖艳副馆长介绍,泉州海交馆藏品丰富,拥有一批雕刻精美、世所罕见的石刻,特别是宋元时期外国侨民在泉州经商、传教及其后代遗留下来的数百方石刻,主要为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等外来宗教遗存。最近,该馆特别拍摄了一组主题视频,让文物“活”了起来。春节期间,大家可以循声寻迹,好好感受一番馆藏精品的魅力。
本月22日起,该馆还将携手9家省内外文博单位,联手展出135组共154件反映关公精神的珍贵文物。展览按照关羽出世的时代背景、关公从人到神、关公文化从山西到全世界的构思,分为“风云激荡,鼎足而立”“灵钟鹾海,三分砥柱”“允文允武,乃圣乃神”“万世人极,四海共仰”四个部分。
此外,2月4日,8~12岁的青少年朋友还有机会来一场元宵圆制作体验活动,感受泉州的“上元圆”。
泉州市博物馆:
看年画寻“厝”味
对于有着千年历史的年画,大家都不陌生,这个春节,泉州市博物馆与晋江市博物馆将联手开展一场年画主题展。
据主办单位介绍,此次展览的年画题材丰富,各类武将门神、灶爷、财神、观音、八仙、寿星、戏曲人物、耕织农作、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花卉动物、仕女、娃娃、风光景色等应有尽有,展出的清代、民国及现当代年画共有108件。
看完年画,您还可以在这里寻“厝”(趣)味。1月24日上午,该馆将针对青少年朋友开展年画制作体验活动,通过展示讲解趣味年画、体验制作中国传统年画,让大家了解年画中的深刻文化内涵。
1月25日上午,大家可以到博物馆寻找红砖上的文化“印”迹,听专家讲述古厝里随处可见的闽南红砖上雕刻的传统吉祥图案的寓意,还可以动手体验雕刻的乐趣。
如果你还想体验一把花灯间的霓虹元宵,2月5日上午,便可以在博物馆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节日和泉州非遗“无骨花灯”的魅力,感受节日温度,守护非遗艺术。
□相关新闻
泉州奏响2023年新春音乐会
此次音乐会,“咱厝人”的音乐成主角
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 16日晚,泉州2023年新春音乐会在泉州大剧院举行。音乐会选取了《延安颂》《康定情歌》《睡美人圆舞曲》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演出在深受泉州观众喜爱的《蓝蓝泉州湾》中落下帷幕,为现场观众带来新春祝福和高雅的艺术享受。
整场演出由《号角序曲》拉开序幕,这是“咱厝人”、著名作曲家吴少雄创作的,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之作歌剧《号角》的序曲。紧接着《延安颂》《康定情歌》《春节组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花好月圆》《睡美人圆舞曲》《茉莉花》等中外名曲先后奏响。
与往年音乐会不同的是,此次音乐会“咱厝人”创作的音乐占了“C”位。例如,男声独唱《延安颂》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时代壮歌,由安溪籍延安革命家、女作家莫耶作词;女声小合唱《康定情歌》令人格外亲切,该作品被誉为世界十大民歌,由惠安籍音乐家吴文季采集、整理、改编成为一首脍炙人口、唱遍中国、享誉世界的美妙乐曲,而《蓝蓝泉州湾》,则由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原主席陈日升作词。大家用优美的旋律传递泉州人民对故乡的赞美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迎接新春的到来。
据悉,此次活动由泉州市文旅局主办,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泉州交响乐团携手演出。经过多年打造,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已成为泉州市迎接新年、新春的品牌活动,深受市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