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罗丹凌)“我在福道樱花园散步,发现了一只山麂。”1月19日,市民马先生向“智慧海都”平台报料,该只山麂通体呈赤棕色,头上长了一对角,发现时山麂正在吃树叶。
马先生家住在福州大儒世家,平日经常去福道散步。日前马先生照例到福道游玩时,忽然听见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当时是下午3点左右,开始我以为是有人在树林里,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山麂,长得既像小羊又像小鹿。”马先生马上掏出手机开始拍摄,或许是察觉到有人注视,这只山麂警觉地抬起头,和马先生对视了几秒钟。
“它可能比较胆小,之后很快就躲进丛林里了。”马先生说,他的父亲也曾说在福道发现山麂的脚印。回家后,马先生将拍摄的照片和网络上的山麂图片进行对照,更加确定自己碰到的小动物就是山麂。
“山麂能留守在福道生活,再次说明福道的开发最大限度保护了原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马先生点赞道。
随后,记者将马先生拍摄的照片发送给福州市动物园专家,证实了马先生看到的为雄性山麂,又名小麂、黄麂。“头上有角的为雄性,没有角的则为雌性。”该名专家解释道。
据了解,小麂是一种小型的鹿科动物,栖息于稠密灌木中,体毛呈棕褐色,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主食野果、青草和嫩叶,喜昼夜活动,常单独活动。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此外,小麂属于国家“三有”(有重要生态、科学以及社会价值)保护动物,同时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