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央视 新京报 光明日报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故宫是热门旅游打卡地之一。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到今天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至今也有98年的历史了。
令人期待的是,成立近百年的故宫博物院很快就要有分院了!就在不久前,立项筹备已近十年之久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正式破土动工。项目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西北旺镇的西玉河村。南侧临水,北面叠山,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距离故宫博物院30多公里,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
故宫这么大为何还要建分院?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宫殿群,占地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既然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建分院?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表示,每年故宫本院展览文物的数量不到1万件,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览的文物数量可以达到2万到3万件。
据了解,目前故宫博物院共有文物1863404件,故宫北院建成后,展览展出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和提升。
都海江表示,书画对温度、湿度环境的要求更高,雨季不能展、冬季不能展、夏季也展不了。因为展出的环境、条件不够,有很多丝织的、棉质的文物等都没有展出。必须建立一个现代的博物馆来展示这180多万件文物。新的博物馆建成以后有12个展厅,大概35000平方米的展厅面积。
除展出文物外,故宫北院还将具备哪些功能?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本身就是文物。而宫殿不同于博物馆,很多空间并不适合作为展厅,以至于相当多的文物难有与公众见面的机会。
都海江介绍,北院区的建设可以解决本院的安全问题,包括古建筑、参观观众和可移动文物的安全。
故宫是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已有603年历史,每一座宫殿、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都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目前,故宫已开放面积约占总体面积的75%,而故宫北院的建成,将最大限度腾退故宫内被办公和文物储存占用的古建空间。
同时,很多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要求较高,需要防虫、防蛀、防氧化,甚至需要放置在特殊气体内的文物,新建的故宫北院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储存条件。
据介绍,故宫北院最重要的功能是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用以解决故宫博物院大量大型珍贵文物,例如家具、地毯、巨幅绘画、卤簿仪仗等,因场地局限而长期无法得到抢救性保护和有效展示的问题。
故宫文物修复的传统工艺技术在全国范围内门类最全,其中“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书画人工临摹复制技艺”以及“中国青铜器传统修复、复制技艺”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院的建成不仅能够为其提供超大空间,还能为大型文物修复配备相应的吊装设备并提供专门通道等特殊保障。此外,对文物修复感兴趣的朋友,未来还可以在故宫北坐标北京海淀西玉河村进行相关体验。
故宫北院选址有何讲究?
北院区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北旺镇的西玉河村,与故宫博物院有30多公里的距离。故宫北院的选址到底有何讲究呢?
都海江介绍,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位置,名叫崔家窑,是清代的窑址。这个窑曾给紫禁城造砖、瓦、琉璃等构件,是紫禁城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它和海淀区的“三山五园”相互映衬。
项目设计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崔家窑现存4个窑口遗址,综合整治修复后也将对公众开放,与整体规划形成文脉对应。
此外,由于空间序列与颐和园的相似性,园林整体格局得以借鉴传统,根据与建筑位置关系和原生条件差异自然形成四个部分:礼仪性的东入口广场;亲水平台与生态驳岸结合的南侧滨水空间;修缮现状窑口、花房,保留防护林带形成北侧园林;位于展览建筑与修复工作区之间的花园,向观众展示故宫宫廷园艺。
北院区会是翻版故宫吗?
相关负责人介绍,故宫北院项目总用地面积11.56公顷,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整体建筑南面临水、北面叠山,金顶建筑形成一条轴线,作为整个建筑体量的中枢,红墙黄瓦的故宫元素凸显。北院区拟建成文物展示中心、文物修复中心、文物展厅、文物周转库房以及宫廷园艺中心,并将设立国际文物修复平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
都海江表示,北院区项目不是采用把故宫的古建样式直接搬去的模式,它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借鉴了故宫的一些元素,建成以后应该说是一座简洁、厚重、大气的博物馆。
目前,故宫北院正在加紧建设,争取在20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
故宫博物院简史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故宫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博物院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占地100余万平方米,保存古建筑约9000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的前身是明清皇宫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居住于此。1912年溥仪退位后,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历史就此终结。1914年,于外朝区域成立古物陈列所;1925年,于内廷区域成立故宫博物院;1948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体系完备,现有藏品总量186万余件(套),依据不同质地和形式,可分为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等25大类,其中珍贵文物占藏品总数的90%。故宫博物院通过明清皇家宫殿建筑,宫廷史迹原状陈列,珍宝、钟表、书画、陶瓷、雕塑等艺术藏品常设展览,以及临时特展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展现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