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周字艺 通讯员 廖金朋) 春节假期前夕,三明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一位“稀客”——保护区的观测人员首次拍摄到大鹃䴗(音jú)的视频资料。
据永安天宝岩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大鹃䴗虽为留鸟,但较少见,在近年的鸟类资源观测中,虽有少数几次听到其叫声,但其留下的影像资料只有模糊的照片。发现大鹃䴗当天上午,永安天宝岩保护区大雾弥漫,在林间一块空地边缘,大鹃䴗叫声不断,当大雾渐渐散去时,观测人员终于看到了两只大鹃䴗,它们在空地及林缘边活动了约15分钟后,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
大鹃䴗,体长30厘米左右,翅形尖,尾长呈凹状,上体灰色,额、颏和脸黑色,外侧尾羽黑色具白色端斑,嘴、脚黑色;雌鸟色较浅,下胸及两胁具灰色横斑。常停留在林间空地边缘最高树木的树顶,也出现在雨林、针叶林和林缘地带,多活动在树冠层。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大胆,鸣声单调而响亮,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国家保护的“三有名录”种类。2000年8月1日,大鹃䴗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