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古城闹元宵 何处花灯最出彩

泉州的元宵比春节还热闹,今年元宵,古城哪里的花灯最有特色,海都记者带你提前探访

花巷的八角形“巨型花灯”

泉州府文庙广场的“知止”花灯

中山路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N海都记者 柳小玲/文 田米/图

泉州的元宵节比春节还热闹,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古城大街小巷灯市如昼,是全民“闹热”的传统节日。今年元宵,泉州古城哪里有花灯可看?哪里的花灯最有特色?日前,记者探访古城内的花灯布展情况,不少游客已率先打卡赏灯,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

中山路

逛百年老街,观宫廷花灯

今年春节前,古城中山路上的花灯就已全部悬挂就位,近400盏花灯争奇斗艳,到了夜晚,骑楼下灯火辉煌,见证着这条百年老街的繁华。

1月29日晚,记者在现场看到,悬挂在连廊下的花灯,每隔数米就有一盏,把古城街巷装扮得格外喜庆。行人不时驻足细品,流光溢彩尽揽入怀。

据了解,这些花灯以传统彩扎灯、针刺灯、刻纸灯为主,是泉州优秀传统花灯的代表作品,看点十足。“我很喜欢骑楼下赏灯的感觉。”大学生小张说,中山路的这些花灯都是传统技艺制作的,与古城韵味相得益彰,特别是悬挂在骑楼下的宫廷花灯,别有一番风味。

花巷

八角形“巨型花灯”已成网红

逛完中山路的花灯后,不妨来花巷走走。最近,巷内新添了一座八角形“巨型花灯”,作为泉州文旅“刺桐记忆”公益空间之一,这里吸引了不少来泉游客拍照打卡。

这座“巨型花灯”位于花巷22号,由手艺匠人用特有的工艺呈现。镂空的花边框、龙头形流苏、华美的LED“走马灯”,丰富的乡土文化与世遗泉州的图案,在灯面上转动,璀璨如画,艺术与建筑碰撞,寓意美好。

泉州府文庙广场

“知止”花灯,传承精神力量

不远处的泉州府文庙广场,“知止”装置花灯展也已布置完毕并展出。记者了解到,该灯展是以弘一法师书法“知止”为造型,展出100盏花灯,花灯上还镌刻了100位泉州名人的名字,寓意泉州人的精神力量代代传承。

这100盏花灯,也将在后续展览过程中,通过讲名人故事的方式,送给“00后”“10后”小朋友。

古城范围

流动花灯“巡游”,独特赏灯方式

公交“小白”是市民和游客在古城出行最为方便的交通工具。近日,“小白”们挂上一盏盏泉州传统花灯行驶在古城街巷中,无骨花灯、宫灯、料丝灯……这些过去元宵灯会上固定悬挂在街巷、公园等处的花灯,随车而动,不仅给乘坐“小白”的乘客带来视觉享受,更为古城增添了浓浓年味儿。

在古城流动花灯展上,今年共有20辆“小白”装饰上了花灯,大家可以来古城偶遇“小白”,赏灯拍照。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微型花车展,两辆崭新的微型花车“数字文博”和“鲤跃龙门”也亮相古城。这是自2005年后,时隔18年微型花车再现古城。元宵节期间,这两辆微型花车将在刺桐时代村、威远楼、开元盛世广场、天后宫等位置展出。

西街菜市场二楼

“大尾灯龙”感动游客

西街菜市场二楼有一个空置许久的2000多平方米的空间。这里有一条“大尾灯龙”,长168米,由240盏废旧的灯笼和各类废弃物件组成。

它蜿蜒盘旋在半空中,头部由废弃渔网、废旧器配件、废弃安全帽等物件制作而成,身体则是用240盏废旧的灯笼连接而成,尾部形似鱼尾,利用的是海边废弃的渔网,共同组成“跃泉鱼龙”的形象,表达了拼搏奋斗下苦尽甘来的期盼,寄予了美好的展望。

“大尾灯龙”展出已有一段时日,许多慕名前来的市民游客看到后,惊叹“太令人感动了!”

泉州非遗馆

宛若大型花灯博物馆

位于市区侨乡体育馆内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是每年元宵花灯的观赏阵地。展馆由五层楼组成,二层的花灯区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花灯。

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2月3日至7日,“世遗泉州·福兔呈祥”传统精品花灯展将在该馆五楼举行。届时,各式做工精美、工艺独特的花灯将一并展出,宛若大型的泉州花灯博物馆。同时活动还将开通线上观灯会。

据介绍,布展工作这两天就能完成,届时将展出数百盏精品花灯,集合了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等泉州传统代表性灯种,均是泉州市花灯非遗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

花灯内容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最具泉州特色的是“无骨灯”和“料丝灯”。其中,“无骨灯”为泉州独创,直接用硬纸连接而成,与一般用竹子做骨架的灯做法不同。“料丝灯”则采取镂空的做法,点亮后整体通透。

刺桐时代村

原创花灯尽显少年奇思妙想

刺桐时代村F馆里的“少儿创意花灯展”,近500盏姿态各异的原创花灯,尽显花样少年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这些花灯是从鲤城区老城区各小学征集的创意花灯作品。

刺桐时代村园区内,现场还配套花灯游园、尾箱市集、小北埕潮玩天地、脱口秀、新春祈福等活动。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