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逐火把”祈福
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文 田米/图)每年元宵期间,永春县达埔镇岩峰村都会上演“逐火把”民俗活动,村民又把这一民俗称为“炸佛”,自明末沿袭至今,被称为“达埔三奇之一”、“八闽第一奇”。
2月1日晚上6时45分,夜幕降临,今年的“逐火把”正式上演,岩峰村热闹非凡。“赵大天君”像被从村里的尤圣宫请出来,当地的信众手持火把在前面带路,随后,四个赤膊的男子抬着神像紧跟其后,绕村巡境,最后还有部分信众手持火把跟从。
记者见到,一路上,队伍里有人举着长竹竿,上面绑着大串鞭炮,炸响在“赵大天君”四周,而神像每到一处,村民手持竹竿点燃鞭炮“炸”神像。
“逐火把”所抬的神像“赵大天君”,是当地信奉的神将,相传明末年间,赵大天君从永春介福乡山仔尾飞炉而来,他被封神时封为“雷部天君”,司雷之职,最喜玩火药硝炮。越是将其炸得须眉尽光,越能保障全境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免受电光雷火之灾。
“扛着神像‘逐火把’是我们这里独特的闹元宵活动,用火把、烟炮恭迎‘赵大天君’金身像绕境,保佑平安。”村民潘建泉说道。活动开始前,每家每户都已准备了数串鞭炮,并把它们缠绕在长约4米的竹竿上,等神像走到自家门口时,便点燃鞭炮,向“赵大天君”递去。
“一点都不觉得疼,有点痒,但总体是舒服的,晚上用热水擦一下,第二天就好了。”今年31岁的潘应煌是抬轿男子之一,他是岩峰村人,从14岁就开始抬神了,至今已经抬了17年。
据悉,该项民俗活动将持续到正月十五,最热闹要数元宵节当晚。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在这一期间的每晚6点多,都可以前往岩峰村感受“逐火把”习俗。
莆田:摆棕轿冲火迎福
海都讯(记者 黄义伟 毛朝青 文/图) 1月31日晚上,莆田涵江区梧塘镇九峰村安宁宫前,村民们已经垒起了2米高的木柴堆,木柴周边还放上干草,20时,村民们点燃篝火,柴火堆燃起熊熊大火。众多村民和各地闻讯而来的游客,早早就守候在安宁宫的周边,等候摆棕轿冲火的惊险时刻。
20时,惊心动魄的时刻来了,柴火燃烧最旺时,4个村民抬着棕轿快速奔跑,将柴火堆冲倒,四周的围观者发出阵阵欢呼声、惊叹声。而在火堆整理后,更惊险的摆棕轿开始,4人抬着棕轿,踩着滚烫的火焰,冲过依然燃烧的火堆。在呐喊助威声中,抬轿的年轻人在宫埕前围着火堆轮番跳跃。
摆棕轿是莆田元宵期间常见的娱乐活动,几乎村村都有棕轿表演的习俗:每座棕轿顶部都会绑上棕叶,标记不同姓氏、不同村落,由小伙子抬着,随队伍绕境巡游。摆棕轿冲火是由青壮年抬着棕轿,在跑动中不停转动手中棕轿,从象征着“新年火旺旺”燃烧着的干草堆中穿行而过,寓意生活红红火火,来年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