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影像 上一版 下一版  

摆棕轿冲火 村民玩嗨了

海都记者前往莆田涵江区九峰村,实拍闹元宵活动

轿子顶部绑上棕叶

男子汉们抬着棕轿,冲进熊熊烈火中

九峰村安宁宫前,垒起2米高的木柴堆

抬轿者将脚部包好,防止火花进鞋内

抬棕轿前的准备工作

抬棕轿冲火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围观

完成抬棕轿仪式的村民

N海都记者 黄义伟

毛朝青 文/图

一般来说,农历正月十五才是“正统”的元宵节。莆田民间闹元宵的时间却与其他地方不同,是从正月初六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底,而且相邻的自然村都错开时间闹元宵,一般不同时举行活动。

摆棕轿是莆田传统民俗,它激情横溢,极具竞争性,寄托了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广受民众欢迎。

如今,丰富多彩的棕轿表演,已成为莆田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不少到了一定岁数的男孩都会参加。

1月31日,记者前往莆田涵江区梧塘镇九峰村,实拍该村的“摆棕轿冲火”元宵节活动。

他们抬着棕轿

在熊熊烈火中起舞

当天,九峰村安宁宫前,村民垒起了2米高的木柴堆,木柴周边还放上了干草。

四面八方的村民和闻讯而来的外地游客,早早守候在安宁宫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邻近的房子上,也站满了等待的人群。

当地有些村民还搬来了几十个脚手架,他们两个多小时前就已经爬上架子,等候抬棕轿冲火的惊险时刻。

当晚8时,柴火堆燃起熊熊大火,惊心动魄的时刻到了。

柴火燃烧得最旺时,4位身着特色装束的年轻村民,抬着棕轿快速跑来,将柴火堆冲倒。

火堆整理后,摆轿正式开始。男子汉们抬着棕轿,踩着滚烫的火堆,跨越熊熊烈火。他们或者把棕轿绞在一起,围着一堆堆旺火,连续转圈,跳着舞蹈;或者在宫埕前轮番跳跃,你追我赶,互不认输。

有时候,抬轿的小伙子用力过猛,站立不稳,险些倒进火堆里。早已等候在火堆旁的接应村民,迅速出手,将他们拉出火堆,弹去身上的火星。看到他们平安无事,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熊熊烈火、滚滚烟尘中,表演者奋力竞技,观看者呐喊助威,异常紧张惊险的场面,让围观群众发出了欢呼声、惊叹声、尖叫声!

棕轿表演习俗

各村制式不同

表演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该村抬轿的村民小黄。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连续五年表演冲火了,刚开始学时有些怕,但是真到了冲火现场,看到那种壮观场面就很兴奋,也就顾不得许多了。冲火前,他们会做很多保护,如戴上袖套、手套等,而且以前是赤脚踩火,危险性相当高,这几年改成胶鞋踩火,安全了许多。

记者了解到,摆棕轿是莆田元宵期间最常见、最疯狂的民俗娱乐活动。莆田各地几乎都有棕轿表演习俗,但棕轿的样式和材质有很大不同,重量差别也很大,重的几百斤,轻的仅几斤。

尽管形式差异大,但每座棕轿顶部都要绑上棕叶,贴上象征不同姓氏、不同村落的神符。每个村的棕轿会放一尊本村供奉的菩萨或神明,由小伙子抬着,随队伍绕境巡游,每到一户人家门前就要进行棕轿表演。

各地棕轿舞也各有不同:有跳有摆、有走有跑、有绞有转,有的摆着棕轿不停绕埕,有的沿街巷快速奔跑,有的还把棕轿绞在一起绕火堆连续转圈,还有的抬棕轿越过烈火。

表演者随着锣鼓声节奏,或边走或边跳,或抬轿,或摆轿跳步,既有腿部动作,也有手臂及躯干动作,既有直行,也有曲线前进,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强身健体活动。此外,表演者还与围观者在活动中相互呼应,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不仅给观者带来视觉冲击,还引发心灵震撼,在表达对神明敬仰的同时,也享受生活乐趣。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