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爱”在春天里 温暖特殊儿童

开学了,记者走进福州特殊教育学校,聆听特殊儿童的心声

福州市盲校,学生们打扫卫生、整理新书

晋安区启智学校开学欢迎学子

N海都记者 刘文辉 林涓

实习生 江舒茜 文/图

2月9日,福州特殊教育学校也迎来了返校的学子们。孩子们的心情怎么样?新学期有什么计划?学校做了哪些准备来迎接他们?记者来到福州市盲校和福州市晋安区启智学校采访了解。

福州市盲校:

为“天使”照亮前路

学生情绪高涨 氛围其乐融融

9日上午,记者踩着细碎的雨点走进教学楼看到,孩子们的课桌上,整整齐齐地码着新课本。一名二年级的盲眼女孩坐在座位上,在妈妈的帮助下在牛皮纸课本上戳下一个个小孔。原来她在写盲文,在课本封面写上盲文的书名和姓名以作区分。学校工作人员魏老师告诉记者,学校设立了学前班、小学、初中、职业高中,来到这所学校的孩子多数最佳矫正视力<0.05。

正如魏老师所说,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表达了对于开学的喜悦之情。一年级的杨同学说,“开学第一天很开心,我很想念我的朋友们!”记者了解到,在此地上学的孩子虽生活上多有不便,但都互相帮助。低视力的孩子常常牵着全盲的孩子去接水、吃饭或上厕所。长此以往,孩子们之间建立了格外纯粹而美好的友谊关系。

积极培养兴趣 课余丰富多彩

“我们喜欢语文课,也喜欢朗诵,是学校里的主持人组合之一,新学期我们想多学习朗诵方面的知识。”四年级的陈同学与谢同学说道。而在九年级教室内,女同学用手机播放舒缓的歌曲,自己则随旋律轻声哼唱,歌声婉转悠扬……魏老师介绍,学校注重对于孩子艺术方面的培养,如朗诵与器乐两方面,也常常举办各种相关比赛,“这是一群有梦想的孩子”。

九年级的婷婷(化名)今年17岁,爱好民族舞。婷婷5岁时发现视力出了问题,曾在普通学校上过5年学,最后转到盲校念书。她认为在盲校的生活更加自在,而不会感到格格不入。谈及未来,婷婷表示,打算考盲校的高中,进而备考大学,“老师们在学习上给了我很大帮助,鼓励我看不清黑板时走近看,不明白的知识点也会及时解答。”

家校携手并行 共建温馨环境

来自福清的吴同学今年8岁,是一位低视力儿童,目前在家中已初步学会了洗碗等基本生活技能。他的奶奶在校内全天候陪读,也时常帮忙照顾其他孩子。魏老师表示,虽然班级配有两名保育员,但也难以兼顾多位儿童的生活起居,需要家长协同陪护。

记者走进宿舍,许多家长正在为孩子收拾行李、铺床、搭窗帘。一位10岁女孩的父亲细心地将生活用具做好分类,并一一告知孩子物品放置的位置,“孩子有时比较粗心,得帮她整理好了才行。”

魏老师说,“学校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独立,拥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四年级开始,学校就会慢慢引导家长逐步放松对学生的日常照顾。”

晋安区启智学校:

让自闭儿童不再孤独

时刻关注 了解孩子假期生活

当看着琳琳(化名)顺顺利利地进入福州市晋安区启智学校,她的妈妈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琳琳很依赖家长,一上学面对分离,就大哭,我们也没办法。”

琳琳是一年级新生,开学前,妈妈将女儿的担心告诉了班主任,“老师教我们在这个时候更要多多关心孩子,和她一起回忆学校里可爱的同学、亲切的老师,给琳琳建立心理准备。”

除了分离焦虑,妈妈在开学前也是做足了万全之策,上学前仔仔细细地检查琳琳的口袋、书包,检查避免将细小尖锐的危险物品带入校园,“她会毫无征兆地号啕大哭或者突然尖叫,其实是她‘不善言辞’,有需求却又不善表达。”

孩子在学校里能否适应新学期的生活?面对家长的担心,班主任也想了许多孩子能理解、接受的方式,“我告诉家长可以在家里情景模拟,并经常叮嘱琳琳:‘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要向老师寻求帮助。’”

琳琳的妈妈说:“寒假期间,老师们电话不断,跟踪了解孩子的寒假生活情况,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掌握孩子们的情绪状态,还会贴心地给我们送上一些实用性的居家生活建议。”

提供妙招 为家长分担烦恼

记者了解到,让特殊孩子睡觉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小磊(化名)有自闭症,还有着严重的睡眠障碍。过了一个假期,生物钟更是被改变了,我们当家长的一方面心疼孩子,另一方面又束手无策。”小磊的妈妈说,开学前一周,他们就开始逐步调整小磊的生活作息——每天早睡一点,早起一点,循序渐进。“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小妙招,比如睡前远离电子产品,增加白天运动量,睡前听一听音乐和绘本故事等等。”

校长高丽钦介绍,为了顺利迎接全体师生返校,开学前,学校召开了新学期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各项教育服务工作,“我们努力创造干净、安全、和谐的校园,以最元气满满、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迎接开学,让他们迅速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收获快乐和成长。”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