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去年我省开展了18项重要考古

不少考古项目用上了“黑科技”,而且就藏在你我身边

N海都见习记者

吴雪薇

你是不是以为考古一定在深山老林里?其实,考古也可能在城市街道,走近你我身边,与城市的文化特色息息相关。2022年福建省开展了18项重要考古调查、发掘项目和研究成果,不少用上了“黑科技”,而且就藏在生活的角落里,藏在你我身边。这是昨日记者从在省博举行的“2022年度全省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的。

福州二建·冶山观邸项目 首次发现高等级建筑遗存

距离我们最近的,是福州二建·冶山观邸项目考古发掘项目。鼓楼区鼓屏路与湖东路交叉口西北角的鼓屏路86号旧改地块,目前正属于福州二建·冶山观邸项目的建设范围。但人们不一定知道的是,这里同时也地处汉代冶城的地下遗存区。福州市考古队会同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对这处项目用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功夫不负有心人,考古队在此发掘出包括六朝时期夯土台基、水榭建筑,唐早中期、晚唐五代时期大型建筑基址、砖砌水井,明清时期大型建筑基址等在内的重要遗迹,还出土了包括西汉时期戳印纹板瓦、东晋“泰元”年号款砖、唐早中期铜印、晚唐时期越窑秘色瓷器、孔雀蓝釉器、莲瓣纹铺地砖等在内的大量珍贵遗物。

这里有着晋代、唐早中期、晚唐五代及明清时期的高等级建筑遗存,城市布局密切相关,尚属福州地区首次发现。

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

出水文物标本1500余件

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的发掘,曾由于其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交汇处的关键位置,发掘水文条件复杂,文物意义重大而备受大家的关注。

2021年至2022年期间,考古项目共采集、发掘出水了文物标本1500余件(套),这些器物的器形主要为碗,其他还有盘、盏、洗、杯和香炉等,内容十分丰富。同时,为了解决出水文物安全和考古队员水下作业安全的技术难题,在勘探过程中,多学科、多部门的学者们共同合作,利用物探技术,充分获取海洋地质资料,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了水下文物提取和出水文物保护水平,应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提升水下考古作业安全水平。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