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杨江参
林良标 文/图
2月10日上午9时37分,伴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在热闹的鞭炮声中,首艘由“成功故里”南安石井泉金客运码头出发,载有17名旅客的“八方”客轮出发前往金门。这也标志着,时隔三年,作为福建沿海与金马地区直接往来的一个重要通道,泉州至金门“小三通”客运航线正式恢复通航。
安检通关井然有序
当天上午8点多,记者来到位于南安石井的泉金客运码头,从出发厅到码头,呈现出一番久违的热闹。记者看到,从安检大厅到通关大厅都井然有序,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一对一的引导和服务。
在安检大厅,来自晋江的“围头新娘”洪燕明推着一大车行李,准备回金门。她说,由于疫情已经三年没回娘家了,今年1月底,她从金门乘船到厦门,再乘车返回晋江。得知泉金客运2月10日复航,她决定从石井坐船回金门,“从晋江到石井比到厦门近,节省了更多时间,也更方便”。
“得知复航后我就第一时间报名。”金门同胞李金榜在南安和金门都有办厂,家人也在金门居住。他表示,以往泉金航线正常运行时,他每月要往返两地多趟,停航后,回金门要绕一大圈,回去次数也就少了。
当天的复航现场,还迎来一对特殊的客人——33岁的金门同胞洪超雄和4岁女儿洪语桥。“我女儿已经三年没回去了,上一次回金门还是一周岁时回去打疫苗。”洪超雄说,这次“小三通”复航,他迫不及待带着女儿回去,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让他们也能常来泉州做客。
简短的复航仪式结束后,当天上午9时37分,载有17名旅客的“八方”客轮离开码头,出发前往金门。
航线恢复 出行更加方便
当天中午12时30分许,搭载30名旅客的“八方”轮从金门返航抵达南安石井泉金客运码头,顺利完成泉金客运航线复航后的首个往返航班。
“两岸一家亲,两岸一条心。”搭乘返航客轮的金门同胞刘万礼激动地表示,自己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做生意,经常需要往返泉州和金门两地。但泉金客运航线停航期间,他回金门只能到厦门乘坐飞机到岛内,再转到金门,单程就要五六千元,不仅费用高,而且周折麻烦。如今航线复航,给他出行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我父亲是金门人,母亲是南安石井人,我也是在石井长大的,这里也是我的家。”在南安做凉茶生意的金门创业青年许燕宗表示,如今随着泉金航线的恢复,自己又可以直接从这里乘船往返两地,来回只要一个多小时,非常方便。他希望泉金客运航线能早日常态化开展航班,届时自己可以邀请南安的朋友到金门做客。
呼吁取消限制
便利台胞回乡
“小三通”中断3年,给台湾同胞特别是金门乡亲带来很大不便。
在泉经商10多年的金门同胞黄世丞表示,此次重新启动对在泉台胞实属一个好消息,遗憾的是仅限于金门的乡亲,非金门籍的台胞还无法享受这么便利的交通,希望搭乘的资格能够再放宽一点。
泉金航线复航,是继厦金客运航线、福马客运航线复航后扩大两岸“小三通”航线迈出的又一步,但与广大台胞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民进党当局的不合理限定使许多台胞因非金门、马祖户籍而无法通过“小三通”返台,广大台胞纷纷呼吁民进党当局尽快取消限制,避免造成航运运力不足,资源浪费,便利台胞回乡,让两岸民众交流往来恢复正常。
南安市台港澳办工作人员表示,泉金客运航线开通至今,已安全营运2.9万余航次,旅客人数139万人次,其中台胞近六成,客流量每年达16万人次。在等待复航过程中,泉州市、南安市各级各部门不断完善泉金客运码头运行设施及疫情防控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客运航线复航相关准备。
为了确保复航万无一失,泉州海事局在复航日前夕,指导客轮开展了船舶消防及旅客疏散应急演练,着力提升客轮应急反应和险情处置能力。在客轮进出港期间,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实时为客轮提供航路周边通航信息,做好船舶交通组织服务,确保航路畅通无阻。
记者了解到,复航当天,符合搭乘条件的旅客均免费乘船;复航后,航班拟定为每周2航班(即4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