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涓 实习生 江舒茜
“托尼老师”是网上对理发师的流行称呼,这不,位于南平市的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就有一位“网红托尼”。
寝室里放置着落地镜,顾客坐在旋转扶手椅上,卷发男生笑容可掬地问:“帅哥,想要什么样的发型?”经过简短交谈后,他熟练操作自备的理发工具,为顾客“转型”……视频中,这位在社交平台上获赞32.4万的“校园理发师”,就是来自该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大二学生龚佳委。
自学理发 身边同学“委以重任”
“能给‘顾客’理出帅气的发型,我自己看着也非常开心。”大一下学期时,龚佳委经常在网络平台上刷到关于“做造型”的视频,越看越入迷,“手痒”的他,便打算自己尝试。
“第一个‘实验品’就是我的朋友,他很紧张,我也很紧张,但还是很刺激。”虽然理发的手法比较生疏,但呈现出的效果却出乎意料地好,那位朋友对自己的新造型格外满意,这给了龚佳委极大的鼓舞。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历,龚佳委周边的同学也很心动。由于疫情封控无法出校,舍友们就将理发的重任交给了他。起初,他只能帮室友做一些简单发型。后来为了提升技艺,他关注了多位理发师在社交平台上的账号,积极钻研他们的造型技巧,分析每个步骤,有时也能从中产生灵感,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渐渐地,从一把简单的电推,到将宿舍变为五脏俱全的理发室,龚佳委的理发技术越发娴熟。他还将顾客理发前后的形象对比,拍摄成短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引来许多网友关注,评论称赞“太专业了”“居然是自学的,好强”,也有大学生甚至将舍友喊来“围观”,表示羡慕。
“想把这份美好带给更多人”
随着社交平台账号人气上升,这位“校园理发师”的生意越发红火。顾客从同宿舍的五位舍友,发展到整个校园,又发展到校外。更有甚者,还有愿意远道而来请他理发的人。辅导员持支持态度,表示这种创新创业的做法值得鼓励。
“没课的话,一天的顾客量在10位左右,如果需要上课,每天差不多接四五单。”龚佳委透露,为顾客烫发需使用电器,他添置的是家用理发用具,吹风机也是小功率的,都严格控制在宿舍规定用电范围之内。
“价格倒是其次,我觉得还是提升技法比较实际。”在短视频中,龚佳委分享了自己的理发心得:在技艺娴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对发型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认为,要具有“自信”“沟通”与“审美”三大能力,必须从一开始就预判好顾客理完发的形象,自己必须有底气,才能获得顾客的信任。
虽然自称“校园理发师”,不过走出校园后,龚佳委也并未放弃施展手艺的机会。放假回家,他将父亲以及亲戚的头发基本理了个遍,有时也与专业理发师一道为市民公益理发。
“我的力量很小,但喜欢把自己的技能回馈社会,这个过程需要很多人一起参加。”龚佳委说,他对理发的热情始终高涨,将来如果从事理发方面的职业,会尝试更多造型,以提升自己的技术,“理发是件美好的事,我想把这份美好带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