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冬春之交,乍暖还寒,儿童、老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出现鼻塞、咽痛、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让大多数人想不到的是,这也许是感染了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该病毒在冬春季同样处于流行高峰。那么,什么是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哪些人群最易感染?目前情况下又该如何防治呢?一起来了解。
感染后有类似感冒症状,儿童、老人最需当心
据介绍,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为肺炎病毒,分为A、B两个亚型。目前A亚型的ON1基因型和B亚型的BA9基因型是全球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也是我国近年流行的主要基因型。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潜伏期通常为2到8天,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早期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临床表现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据估计,2019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有3300万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约360万例儿童因此而住院,并导致26300例住院儿童死亡,住院和死亡病例中约有45%为6个月以下的婴儿。
接触和飞沫都可传播,冬春季是感染高峰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如何传播的?有症状的HRSV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都可传播病毒。其中,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如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全球广泛流行,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从全球来讲,在寒/温带地区主要在冬春季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潮湿的雨季感染率明显增高。在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是流行高峰,在部分南方地区,冬季或者是潮湿雨季是感染高峰,其他时间也会有检出。目前的检测方法有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
尚无疫苗和特效药,流行季做好个人防护
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有上市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也没有特异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中国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在该病毒高发季节,要加强个人防护,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接触公共物品后不用手触碰眼、口、鼻。
感染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如果症状轻微,尽量居家隔离休息,减少外出,尽量避免进入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口鼻;避免与他人共用杯子及餐具;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一旦出现如持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