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常下乡常在乡 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福建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举行

文艺演出现场人山人海

福建省肿瘤医院此次“三下乡”,特地调用移动CT,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检查

机器狗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围观

N见习记者 刘锦涵

海都记者 马俊杰 文/图

2月17日,2023年福建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举行。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等16家单位主办、省委网信办等37家单位联办。活动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助力乡村振兴,安排了文艺演出、现场服务、慰问困难群众和服务小分队下乡等项目。

本次“三下乡”活动,共计捐赠了惠农款物、项目等1898.8万元,并提供农技辅导、健康体检、专家义诊和法律、家教、金融、电商等各类服务共计102项,共有559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当地群众近3000人参加现场活动。

非遗入街巷 相片叙团圆

上午9时许,精彩的文艺表演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陈靖姑·祈雨》《巧对辉煌这十年》《福地欢乐》等闽剧、相声表演纷纷登上舞台,为杉洋镇人民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而在杉洋镇中心的街道上,参加集中服务活动的志愿者早已“摆摊设点”,红色帐篷一字相连,形成了一条约500米的长龙。街道上人头攒动,各志愿者服务点位前都排着长队,居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地参与活动。在镇上经营小吃店的李女士表示:“好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比过年还热闹。”

在省图书馆的服务点前,工作人员为群众展示雕版印刷技艺,现场印制《朱子家训》。在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服务队的摊位前,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制作的以“兔”为形象的“福”字作品广受好评。

杉洋文化宫前,记者看到福建省摄影家协会的志愿者正为群众拍摄全家福。现场排队的群众络绎不绝,有老人家称专门回家换上了过年穿的衣服来排队拍照。志愿者还在现场处理照片,并为照片制作塑封、装框,送到老百姓手中。

带着一家老幼前来拍照的林女士对作品十分满意:“昨天特意带着老公和小孩从城关赶回来。家里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平常回来忙着过节,一直想拍全家福却找不到合适机会。今天总算圆了我的心愿。”

专家来会诊 健康到家门

跟随人潮,记者来到了医疗志愿者服务点附近。据工作人员介绍,本次“三下乡”活动中,有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所派出的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医疗团队多为心内科、骨科、儿科、呼吸外科的专家,现场为百姓义诊、开方、送药。

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服务点旁,停靠着的移动CT检测车尤为引人注目。该院的志愿者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老百姓,特地调来这辆移动CT车,方便一些老人在家门口体检。”当天,福建省肿瘤医院团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百余人次的CT体检服务。

在福州东南眼科医院服务点,医生为群众科普用眼知识,检测视力。据介绍,检测出的症状主要是白内障和干眼症,这些症状多出现在年龄稍大的患者身上。今年该院还将为当地群众提供30例公益性的白内障、胬肉手术,希望患者尽快前往医院检测、就诊。

科学下乡间 技术惠农民

本次活动,设置了VR科普一体机体验、长征号火箭模型制作与发射、无人机操控体验等项目。现场,孩子们围着志愿者,听他们讲解气动火箭的发射原理,并参与了“火箭”的发射。现场还有科技狗表演、写字机器人演示以及魔方机器人演示等,让小朋友们感受浓厚的“科技味”“文化味”。

在科技特派员服务点,来自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心的张琪辉正为百姓答疑解惑,解决菌类种植中的实际问题。他告诉记者:“银耳在古田县农作物种植中占比最大,几乎占了全县三分之一产值。在银耳栽培技术方面,我们集成了一套银耳一次增效绿色技术,已经把主要的技术经验总结在技术手册中。”记者看到,技术手册很受当地群众欢迎,没过多久就发完了,还有不少群众拿着手册向志愿者请教其中的内容。张琪辉表示,如果群众有种植中的疑惑,他们随时可以帮忙解决,若有其他专业的需求,也会帮助联系相关专家来解答。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