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多举措保畅通 昨日未现“全城堵”

福州象山隧道改造施工后首个工作日,海都记者走访周边路段,不少市民表示:没有想象中的大面积严重拥堵

交警在现场指挥

昨日17:39,晚高峰时,车辆在象山隧道附近有序通行

西湖公园内的部分道路允许非机动车借道通行

N海都记者 周字艺 梁展豪

陈逸之 毛朝青

见习记者 吴雪蔚 文/图

20日,福州象山隧道改造工程启动后迎来第一个工作日的考验。在早晚高峰时段,海都记者兵分多路,现场直击首个工作日的交通状况。

此外,记者还从交警部门了解到,为了缓解二环路路面压力,象山隧道附近设置了108个执勤点,另为便利骑电动车的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交警部门还与西湖公园管理处进行协调,开放西湖公园东侧门(位于北梦山路)和西侧门(位于梦山路),允许非机动车在早晚高峰双向通行。

交警部门设置108个执勤点

举措

“居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大面积严重拥堵!”昨日上午,记者在采访时,多名受访者告诉记者,虽然当日早高峰的车流不减以往,但是市民想象中的“全城拥堵”场景并没有出现,虽然出现车辆排起长队的情况,但都在缓慢前行。还有一些家长表示,当日乘坐公交车在三角井附近上下班,虽然早高峰耗时比平常长了十来分钟,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堵。

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副大队长陈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工作日首日的早高峰运行情况来看,路面上机动车的通行效果良好,做到了安全、有序和畅通,通行状况较前几日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最近几天,我们大队的民警也都深入社区,对居住在这附近的居民进行广泛宣传,很多市民对新的通行路线都知道怎么绕行了,此外,也有很多市民选择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工具进行通勤。”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象山隧道周边道路共设有108个交警执勤点,如果有发生剐蹭等交通意外情况,争取在1分钟之内处置完毕,恢复道路畅通。

西湖公园允许非机动车借道

值得一提的是,象山隧道改造施工后的首个工作日,为了缓解道路的通行压力,交警部门还和西湖公园管理处沟通协调,西湖公园内的部分道路开放,允许非机动车借道通行。开放之后,位于湖头街北梦山路口的西湖公园东侧门和位于湖头街梦山路口的西侧门,周一至周五早晚高峰时段(上午7时至9时,下午5时至7时)将允许非机动车双向通行。

上午7时多,刚骑车从西湖公园借道将孩子送达学校的肖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在双安城小区,原本接送孩子需要骑车从北梦山路绕道至西二环北路再掉头拐入梦山路,如今西湖公园允许上下学借道行驶,将十分钟的路程缩短至五分钟。

“今天迟了五分钟出门,路上堵了不少。”从洪山桥方向开车送孩子到茶园山中心小学上学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梅峰支路封闭,她今天多绕了路。同时,王女士也对象山隧道改造工程充满期待:“听说改成双层车道,车容量也会变大,我们开车通行的时间也可以更快了。”

现场

早高峰沿途车流量较大

上午7时,记者来到梦山路看到,此时该路段上车流量较少。随后,记者沿西二环北路进入北梦山路,看到此处交界口已有数名交警在指挥车辆通行,原本的三车道也逐渐合成为双车道,由于车道减少,车流量逐渐增大,车辆出现缓行。

记者随后沿北梦山路一路骑行至湖头街,发现虽然沿途的车流量较大,但车辆并未出现堵塞、停滞不前的情况。当骑至湖头街与西二环北路交界处时,由于路旁设有公交车发车站及斑马线,车辆通行较为缓慢。此外,进入湖头街后,由于道路不再设有非机动车道,采用非机混行的形式,故部分骑车的市民需要紧随汽车的“节奏”,走走停停。

“两天没骑车经过这里,有点不习惯。”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住在湖滨新城小区,上周五从长冠城附近下班回家后,就再也没骑车经过象山隧道及周边道路。对如今的变化,王先生表示,因为要绕行,他通勤需要额外花费五分多钟时间,并且北梦山路及湖头街非机混行的道路,总会让骑车的他被汽车“加塞”。

晚高峰未出现严重拥堵

20日傍晚高峰时段,记者再次沿改道后的管制路线,分别用驾驶机动车和骑非机动车的方式,体验通行时间差异。

18时33分,记者在西二环北路北梦山路口处右拐进入北梦山路。由于此时已是晚高峰时段,在此处通行的车辆较多,虽然通行较为缓慢,但并未出现严重的拥堵和滞留现象。16分钟后,记者驶出湖头街,相同距离下,电动车用时仅6分钟。

在行驶过程中,记者在车内看到,由于湖头街上非机动车道较窄,不少骑电动车的市民行驶在一旁的机动车道上。

同时,记者也采访了几位驾车经过的驾驶员,其中一位告诉记者,他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了网友的留言,其中一条是说建议在湖头街西湖公园入口处增设红绿灯,但这在他看来并不是非常合理。“湖头街车多路窄,此外还要和电动车混行,如果增设红绿灯,当红灯亮起时,反而会造成拥堵现象更加严重。”因此,他建议交警部门在湖头街沿路增派铁骑人手,机动指挥交通。

不少市民提早出门

“对在第九○○医院上班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同事昨天开车出门,在路上堵了一个小时,所以今天大家都害怕迟到,早早出门。”首个工作日,在第九○○医院工作的杨小姐告诉记者,早晨她提前了十几分钟出门,打车到北梦山路口前一段提前下车,然后步行过天桥。“我还听说住在象山隧道另外一头需要开车上下班的同事,今天需要提前三四十分钟出门绕路。”杨小姐说。

在该路段现场,记者看到仍有部分市民因为通行方式改变而走错路:不少骑电动车的市民在西湖国际学校的人行横道前,向正在执勤的交警问路;骑电动车的市民在西二环北路东侧非机动车道上,想要继续往北骑行时,在象山公寓楼下被执勤人员“劝返”;此外,记者还看到一名欲前往十八中的市民“迷途”进入象山回转高架桥施工区域,经交警协助引导才上人行天桥离开。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