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杨江参
通讯员 周明蓉
近年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呈高发趋势,尤其以出售、出租银行卡、手机卡等支付、通信工具的行为居多。电话卡被诈骗分子用来给被害人打电话或发短信等,而银行卡则被用来将诈骗赃款“洗白”,“两卡”俨然成为诈骗分子的“得力助手”。昨日,南安警方通报典型案例,提醒广大市民切莫以身试法。
案例1 倒卖20余张银行卡 抽取万元佣金
近日,小方通过一微信联络群得知有“上家”需要多张实名银行卡,用来给赌博网站的人转账用,而其从线下寻找“下家”的银行卡,让其与“上家”独自交易,自己从中“抽成”。
小方打着这“如意算盘”倒卖了20余张银行卡,抽取了一万多元的佣金,以为未直接参与诈骗,就算被查获了也能置身事外,不料,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经过抽丝剥茧式的侦查,很快锁定了其的落脚点在漳州云霄,并组织民警前往抓捕,于2月16日晚6时许将其抓获。
案例2 借7张银行卡做流水 被人赃并获
2月6日,小龙、小吕、小翟三人自云南集结,本打算去福建找个工地务工,三人从云南自驾来到福建,不料出现了资金链短缺,三人一合计,打算倒卖自己的银行卡“赚一笔”后回去。
2月10日,小吕通过网上一APP找到了“上家”,并协商当天交易,三人租借7张银行卡,流水57万余元,获利4000元。然而,来自南安的苏女士不幸遭遇网络诈骗,她的被骗款项刚好流入了小吕等人的银行卡内,接到报警后,警方于2月10日晚6时许将小吕三人一并抓获,并现场查获作案的所有手机及银行卡。
案例3
“帮助”结算资金 男子落法网
2月10日,南安霞美镇群众苏先生报警,称其在一投资理财APP上被骗50余万元。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线索,查明黑龙江人巩某箭大量办理银行卡,并在短短几天内,其名下银行卡流水超50万元,都是快进快出。
民警通过细致研判、严密侦查后发现,巩某箭为他人提供资金结算帮助,苏先生被骗的款项也在其中,民警立即锁定巩某箭落脚点在山东,并驱车前往抓捕,于2月11日晚9时许将其抓获。
警方提醒:切不要因为一时贪念而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U盾及对公账户、手机卡等重要个人信息出借或出售他人,以免成为网络洗钱犯罪的帮凶,让自己滑入犯罪的深渊。同时,重视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以免给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