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年轻人消费更“精明”

少花冤枉钱,不超前透支消费……现在,不少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回归理性,还能总结一些省钱小“技巧”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实习生 周婉怡

“今朝有酒今朝醉”,曾是不少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他们想买就买,想花就花,甚至依靠花呗和信用卡超前消费。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回归理性,也慢慢理解了父辈在生活上精打细算的重要性。2月23日,海都记者采访了两位在校大学生,了解他们的新的消费理念。

省钱“技巧”:熟用各类优惠券

徐宁来自福建莆田,是一名“00后”,目前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读研究生一年级。每个月,她的生活费为2000元。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里,2000块钱是不经用的,但徐宁会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

徐宁说,这些精打细算的“技巧”是大学的室友教她的,每个月能省下好几百块钱。

所谓“技巧”,就是灵活运用各大平台上的优惠券。比如,想要买一杯奶茶时,徐宁就会去短视频直播间里找优惠券。若一杯奶茶的价格为15元,优惠券的金额往往有10元、12元,这样抵扣后,最终只需花费3至5元。

买衣服、化妆品的时候也是同理。徐宁介绍,有些人会在小红书等APP上售卖优惠券,只需支付1元钱,就能得到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优惠券,用它们来购买商品就十分划算。此外,徐宁也从来不去官方旗舰店买东西,她认准了一些口碑极佳的直播博主,直播间里的商品价格会比官方旗舰店里的低许多,还有很多赠品相送。

看电影、电视剧,也是小女生们的一大爱好,但徐宁很少去电影院。她和闺蜜们商量好,一人花15至20元买一个视频平台的会员,随后大家交换会员账号看剧。在徐宁的带领下,身边的朋友、舍友都学会了理性消费。

“以前不知道,花了很多冤枉钱。现在每个月储蓄一部分钱下来,很开心。”徐宁说道。

关闭花呗:每月少了还贷的压力

小雅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也是福建莆田人。从大手大脚花钱到降低物欲,小雅的感触颇多。

与徐宁一样,小雅每个月的生活费也是2000元。从前,小雅每周都会和朋友一起去下馆子,还喜欢买很多化妆品、护肤品以及衣服。于是,几乎每月,小雅的生活费都不够用,她便开始用花呗付款,每月再使用2000至3000元的花呗额度,还不上了,就分期付款。

“每年春节时,我家里人会给压岁钱,我那个时候的压岁钱都是拿来还花呗的。”小雅回忆,这样大手大脚的日子大概过了两年。大三时,小雅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她发现自己虽然买了很多东西,但利用率却很低,且这些东西非常占空间。以口红为例,小雅的口红有几十支,能摆满一个抽屉,但她真正经常使用的,只有那两三支。

买这么多东西,真的有用吗?深思熟虑后,小雅关闭了花呗,开始认真省钱。现在,她几乎不再买新的化妆品、衣服,穿着用的都是之前购买的。偶尔遇上特别喜欢的,也会慎重考虑。

小雅说,降低物欲了,她并没有觉得不适应,少了每月还贷的压力,日子反而轻松了许多。

专家:年轻人消费趋向理性是好事

福建工程学院互联网经贸学院副院长庄伟卿介绍,当代年轻人消费观改变,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国家对不良网贷等的打击和治理,从源头上削弱年轻人过度、超前、畸形、冲动等非理性消费的物质基础。其二,受三年多的疫情影响,促使更多年轻人消费趋向理性和务实,对未来有更多规划和安排。

庄伟卿认为,年轻人改变不良消费习惯是非常好的。一是会让市场更规范、更注重产品质量本身,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年轻人会思考、懂理性,有助于形成更加正确的价值判断,也有益于构建更加和谐美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三是减少不良的消费观念,反过来会增加对自身成长有帮助的投资,如教育、运动、探索类消费。当然,那些极端理性的消费理念,也是有害的。总之,引导年轻人树立良好的消费观是全社会的责任。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