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8版:焦点 上一版   

当心!你喜欢的她可能是AI

随着AI绘图的火爆出圈,相关的版权内容纠纷、不法分子借助AI绘图诈骗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央视总台今年的网络春晚上,魔术秀《5秒钟》让AI绘画首次登上晚会舞台 (央视/图)

N中新 浙江在线 法治日报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AI绘图是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创作,AI算法通过从一组训练图像中学习来创建一幅图,然后根据训练图像的风格创建一幅新图。用AI来作图并非新鲜事,但之前囿于技术水平并未得到太多人关注。

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AI技术的成熟,AI绘图火爆出圈,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目光的同时,有关网络内容版权纠纷和不法分子利用AI绘图进行诈骗等话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借助AI绘图诈骗,国外已有发生

近日,网络上传播起一则“苏州金鸡湖有游艇女仆party”的消息,网传宣传海报显示,参加活动的收费是3000元一位,将有一对一女仆陪身等服务。

“这个活动里面给出的女仆照片全是AI模仿真人照片的绘图,可能太逼真被大家当成真事传播了。”一名对AI绘图稍有了解的网友小李告诉记者,目前随着技术发展,AI已经能做出真人照片般的绘图效果,但如果这样的图片被用来诈骗,将非常可怕。记者注意到,通过海报上的二维码添加活动发起人后,对方的微信头像已修改为一则声明,声明中表示自己已经过公安部门教育,本次游艇活动取消,不再添加微信。

2月20日,记者从苏州市公安局工业园区分局获悉,警方已关注到网传的“金鸡湖有游艇女仆party”事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派出所约谈了消息发布者,已经处理完了。”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差一点成为AI绘图领域首诈。

记者注意到,类似的AI作图诈骗在国外已有发生。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土耳其地震期间,有Tiktok用户使用AI合成了儿童受灾的假照片发布到网络,以此诱骗善良的人打赏“捐助”从而实施诈骗。

江苏加达加律师事务所石泽华律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对于AI犯罪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尚欠缺,但现在AI尚不拥有自我意识情况下均由人操控的话,使用AI犯罪的人依然需要面对法律的制裁,为违法犯罪行为付出代价。”

“一键同款”,AI分分钟高清大图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一些AI绘图真的可以生成逼真的肖像、风景和静物等图像,有些绘图在外观上凭肉眼观看,与真实的照片几乎无法区分。

记者尝试了多款AI绘图APP,有些AI绘图相当智能,可以说想要什么就能画什么,和ChatGPT类似,AI绘图能识别文字,软件会根据你的描述绘图,例如红眼睛、黑头发,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在什么场景下……绘图都能实现,描述越详细,越能接近你想象中的样子。

这些AI绘图风格可选,有国风、仙侠、二次元、古风、蒸汽朋克、虚拟人等。甚至还可以选择“艺术家”风格,有鸟山明、宫崎骏等,应有尽有。

在模型选择上,这些AI绘图有电影写实、人物照片、超现实照片等,其中人物写真、人物照片模型则更接近真实照片。这也就是目前网络上传的“AI直接画照片”。

有意思的是,这些AI绘图甚至可以根据你的随意“涂鸦”,制作出相似轮廓的图片,根本不需要美术功底。如果看到喜欢的AI绘图,还可以“一键同款”,生成套图。

AI画“手”仍有不足,未来或许被突破

目前,部分AI画出来的“照片”在社交平台热传,真假难辨。不过根据网友反映和记者体验,AI绘图在“手”的绘制上面存在不足,虽然可以绘制出精致的脸庞,但“手”的动作看起来并不那么自然。

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手部是人类身体上形状最丰富的结构之一。人的一只手有超过20个关节(相较而言,脸上只有1个关节)。说得直白一点,因为没有人给AI“喂”成百上千的手部结构图,但他们“喂”了成百上千的脸部图。“喂”的图太少了,还没学会,目前的AI最会画的是各种女性脸,以及身材,手在图片上所占面积很小,而且经常被遮挡和半遮挡,导致手部所占像素较少、细节不够。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AI和艺术副教授Amelia Winger-Bearskin解释说,AI基于从互联网上收集的数十亿张图像进行训练,它并不能真正理解“手”是什么,至少不理解解剖学意义上手和人体的关联。

据了解,目前的AI绘图大部分都是在使用一种GAN(生产对抗网络)技术。ChatGPT称,一些研究人员使用GAN生成了逼真的风景画,这些画在色彩和细节方面都非常出色,甚至可以通过人眼难以发现的微小细节来增强真实感。

有的绘图APP甚至专门增加了“绘手”功能,但这需要消耗更多积分或付费等来获取这项服务。“绘手功能会基于原图结构重新生成一张优化手部的图片。”AI绘图APP介绍。

据科普中国援引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沛的文章称,GAN的应用领域作为一个具有“无限”生成能力的模型,GAN的直接应用就是建模,生成与真实数据分布一致的数据样本,例如可以生成图像、视频等。此外,GAN已经开始被应用到语音和语言处理、电脑病毒监测、棋类比赛程序等问题的研究中。

AI绘画,版权到底归谁?

随着AI绘画的火爆出圈,有关AI绘画是否存在侵权等问题,开始成为网络内容版权纠纷的关注点。AI画出的画,版权到底归谁?AI是创作艺术,还是窃取艺术?

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正志告诉记者,我国著作权法中针对作品的独创性具有明确规定,作品必须具备独创性和可复制性。

“AI画作看似机器生成而非人类直接完成,但其实质却是应用算法、规则和模板的结果,是一种算法创作,体现的是开发者的思想与脑力劳动,明显有人类的前期介入。这一生成内容涉及人类思想表达,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满足了作品‘可版权性’的要求。”王正志说。

王正志认为,市场上的AI绘画软件中,AI画作的绘画风格与绘画内容都是由用户自行决定的。AI画作与普通画作一样,可以体现一定的智力水平和作者的个性化表达。AI没有独立人格,看似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者,但“机器学习”过程是一种类人化的创作行为,其生成内容具有思想表现形式的作品外观,应当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

同时,有知名艺术家在社交平台抱怨道,自己的作品最近成了AI绘画的模仿对象。他在网上搜索自己名字时,蹦出的都是AI的画,而自己的作品却被淹没了。

记者注意到,“喂”给AI的作品有很多是被无授权转载的,直白地说就是盗版。目前网上有很多人发帖称,通过AI获得的作品和一些画师的风格很像,有些作品类型几乎就是“复制粘贴”。还有很多画师声明,“禁止将我的作品用于AI作画”。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用大量受版权保护的创意作品训练AI是否违法?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群辉说,对作品非商业用途的学习,是法律允许的。即单纯将现有图片作品用于学习本身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画家作为著作权人,有权禁止别人使用其作品进行谋利,但不能禁止个人的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行为,这也是法律对作者权利的限制。

不过,在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可人看来,作者声明“禁止将我的作品用于AI作画”,却不一定能产生其预想的效果。“只要作品公开,便等于允许公众接触、欣赏和学习,无法禁止被AI数据库抓取。若AI的这种学习和借鉴处于法律允许的合理限度之内,从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角度,这种过度限制也未必会得到法律支持。”

何可人说,目前著作权法所称的作者必须是自然人,所以AI不能成为作者。若软件仅由开发者自行使用,由此产生的AI作品的著作权应归属于开发商。

因AI绘画技术快速发展,加上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理论与实务界均存在争议,目前对AI作品所涉的侵权证明和维权仍然是较为复杂的问题。

对于AI绘画中存在的种种版权问题,王正志建议,及时完善现有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广泛宣传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凝聚行业共识,及时形成AI绘画领域关于版权的工作指引和行业规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