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实习生 吴湘湘
3月1日,2023年福建省电影工作会议在泉州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22年以来福建省电影工作情况,并安排部署2023年福建省电影重点工作。随后,福州、厦门、泉州、龙岩等8个地区的相关单位作交流发言。
我省影院人均银幕数 居全国前列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过去一年,福建省电影精品创作再创佳绩,电影市场稳步复苏,影视基地蓬勃发展,农村公益放映提质增效,电影节展亮点纷呈。其中,由福建省参与摄制的《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获全国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截至2022年末,福建全省影院总数达395家、银幕2301块、座位31.18万个,人均银幕数、座位数居全国前列。推进厦门、平潭、泰宁等影视基地建设,推出首批20个重点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累计全年接待剧组突破150个,创历史新高。
同时,安排专项资金3086万元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全年累计放映17.96万场,厦门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安溪县电影服务中心荣获中宣部全国先进基层电影服务集体。举办刺激电影市场系列活动,包括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等。
今年,福建省电影工作将聚焦红色革命、华人华侨、“福”文化、侯官文化、船政文化等福建特色题材,实施“闽派电影精品创作工程”“八闽电影剧本孵化工程”,打造“闽派”精品。
此外,还将加强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健全完善电影惠台政策,让福建成为台湾电影业登陆“第一家园”,办好中国电影金鸡奖、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国际性区域性电影节展,让福建成为中国电影出海的“桥头堡”。
希望广大电影工作者
把泉州之美带进银幕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既有横跨千年的海洋文化、海丝文化,又有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等非遗项目,“李贽”“郑成功”等历史名人辈出。
“泉州的海丝文化、非遗项目、世遗古迹、人文精神以及独特的闽南烟火气息,正是艺术创作中最丰厚的素材。这里从来不缺故事,而且盛产故事。”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陈辉宗在会上这样介绍泉州。希望广大电影工作者能够深入泉州、细品泉州、爱上泉州,成为这座城市的“知音伯乐”,把千年古城的世遗之美、奋斗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带进银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