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田米 林良标 文/图
3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泉州市鲤城区泉州中山路旅游休闲街区成功入选。
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泉州中山路就像一座“活的博物馆”,那些深藏在街区里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老泉州人如数家珍,承载着一代代泉州人对古城的重要记忆。去年12月,福建省商务厅公布第二批“福建省特色步行街”名单,泉州市公布2022年泉州市海丝文化主题街区名单,泉州中山路均榜上有名。
处处体验“老泉州”生活日常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泉州中山路纵贯古城南北,全长约2.5公里,沿街廊柱式骑楼,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建筑典范,更是泉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被评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近年来,泉州致力于打造“见人见物见生活 留形留魂留乡愁”街巷文化活样本,以“绣花”功夫推动街巷微更新,切实提升老城居民的人居生活品质。同时,合理活化利用老建筑,推动街区业态升级,为街区注入持续的生命力,让“世界的古城 活着的古城”愈发鲜亮。
在推动街巷微更新的同时,街区文旅活动也十分丰富。去年,中山路文庙片区的古城讲解员培训班共举办三期,通过专业讲解员的解读,让数百位学员受益匪浅,努力实现文化惠民。
红砖深巷,曲径通幽,骑楼、石板上雕刻着活灵活现的图案。错落的几处古民居通透开阔,沿街巷开设的文创店、饮品店也不觉突兀……如今,行走在泉州中山路,踩着灰白石板路,处处都能体验到“老泉州”的生活日常,成为很多来泉州游客难忘的记忆。
街区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鲜明
2023年1月,泉州中山路迎来“百年诞辰”,数场主题展点亮中山路。其中,“百年中山路 时代摄影展”主题展记录了中山路百年来的街区变化与日常生活;“城市影像馆”在泉州文旅集团“刺桐记忆”空间中山驿馆二楼开馆,该展以影像长卷、万亿像素的图片来展示中山路、西街、22个遗产点及泉州各主要景点、城市地标等壮丽景象;“一切为了群众”主题图片展在中山中路62-64号展出,有重点地展示近年来泉州古城保护提升阶段性成果。
2023年春节期间,中山路更是人潮涌动。人们在中山路赏建筑、品美食、享购物,与寓意好运连绵的“幸福兔”、展示泉州制造晋江经验的“丹宁温暖兔”拍照打卡,欣赏沿街数百盏传统精品花灯,开启百年中山路的奇妙之旅。
百年时光缓缓流淌,在这条路上留下了斑驳印记,罗马式钟楼、大上海理发店、基督教泉南教堂、花桥慈济宫、市舶司遗址、泮宫等不同年代的文物古迹相邻相依;廊柱式骑楼下,手工艺品店、服装店、特色小吃店等各色商铺林立。漫步在中山路,整个街区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鲜明,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观光、餐饮、娱乐、演艺、非遗展示、地方老字号、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能够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游览、休闲等需求,是夜购物、夜美食、夜休闲、夜旅游、夜娱乐、夜健身等多样业态的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