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小心“熟悉的陌生人”

冒充熟人诈骗近期高发,泉州警方紧急预警,添加好友需谨慎,转账前先确认对方身份

N海都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白炯昕

在电信网络诈骗中,有这样一类诈骗,从“猜猜我是谁”到“我是你领导”,再到“好友急需用钱却无法自己转账”等诈骗套路。

近段时间,冒充身边的熟人进行诈骗的案例层出不穷,昨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紧急预警,冒充熟人诈骗近期高发,一旦遇到“好友”要您转一笔钱应急,先别着急转,一定要核实清楚!

案例1:假冒校方,欺骗家长“买单”

随着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学生群、家长群也逐渐被不法分子盯上,他们潜入这些群并假冒学校或老师的名义进行诈骗。

日前,泉州的陈先生收到一封邮件,诈骗分子伪装成学校财务部,称需要收取相关书本材料费,并提供了转款渠道。因儿子恰好读初中,陈先生未多加思索,便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4000元。事后,通过和相熟的老师确认,他才知道自己被骗,遂报警。

案例2:急救转账,“你同学”不是你同学

2月7日,李某在QQ上接到同学“王嘉”发来的消息。对方称亲戚出事需要用钱,但他的账号没办法转账,希望通过李某的手机银行转出去。

“王嘉”先给李某发来3800元汇款的截图,李某虽然还没收到这笔钱,但他还是往“王嘉”提供的账户里转了3800元。

之后,“王嘉”又以亲戚病情加重为由,让李某继续帮他转钱,并给李某发来一张7800元汇款的截图。这笔钱李某也没有收到,但他还是再次转了7800元过去。

当“王嘉”还以亲戚已离世为由,想让李某第三次转账时,李某终于意识到同学QQ可能被盗,遂报警。

案例3:“侄女”恳求,“姑妈”转账20余万

日前,泉州的张女士接到一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其久未见面的侄女,想次日去其家中探望。听到“侄女”电话里那熟络的口气,张女士一时没有怀疑,便与其互相添加为微信好友。

第二日,张女士接到这个“侄女”来电称,其正在区政府办事,现在不方便离开去银行,想让张女士帮忙转账,等她办完事到张女士家中,立马将款项转给她。

张女士在“侄女”恳求下,前往银行网点汇款20余万元至其指定账户中。完成转账后,张女士却迟迟没能等到相约前来探望的“侄女”,对方电话也打不通,此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提醒

“熟人”急需用钱,先别着急转账

据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遇到“熟人诈骗”时,被害人通常因为畏惧领导、碍于情面、疏于核实等原因,在骗子编造的急需用钱、仗义救急、转款延迟等借口中上当。对此,民警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以下三点:

添加好友要谨慎。收到自称是单位领导、老师或同学发来的好友邀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贸然添加对方微信;如果对方提出金钱方面的往来要求,一定要通过见面、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核实,避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

转账汇款要核实。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身份,避免在没见面或打电话核实的前提下,仅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等方式,就向对方账户进行转款操作。

遭遇诈骗及时报案止付。一旦发现自己遭遇了“冒充熟人诈骗”,一定要及时留存骗子的即时通信工具账号信息、群内聊天内容及转账汇款凭证,并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