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陈逸之)“菌草技术是我国通过‘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发展起来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是一场农业技术的变革,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为促进菌草技术发展,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民革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秦源建议设立国家菌草技术创新中心。
经过多年系统选育,我国已经筛选出高产优质菌草草种49种,可栽培58种食药用菌。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菌草种质资源圃和数据库,建立了巨菌草、绿洲系列组培快繁体系,收集筛选出适宜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菌株821株,筛选出358个菌草栽培食药用菌配方并研发相应配套的栽培工艺技术及生产模式。秦源表示,设立国家菌草技术创新中心,可以进一步突破菌草关键技术瓶颈,并构建和完善菌草产业技术体系,有助于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菌草领军企业,推动若干菌草重点领域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自1992年至今,菌草技术已走出国门30年,先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斐济等多个发展中国家扎根结果。
秦源认为,福建是“海丝之路”的发源地,具备天然的地理优势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福建可以发挥“领头羊”“排头兵”的作用,与其他省市分享菌草技术经验的同时,联合其他国家的科技中心及企业共建交流平台,提升菌草技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期待菌草技术通过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手段,保持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让菌草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