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创精彩 让名人走近身边

福州私人博物馆严复翰墨馆收藏了300余件严复真迹

萌趣的“严校长”玩偶与众多文创品

严复与福州特色融合

N海都记者 吴雪薇 文/图

在福州三坊七巷,藏着一家小小的私人博物馆——严复翰墨馆。这里不仅是收藏严复翰墨真迹最多的博物馆,更是整理和传播严复文化珍品的重要平台。馆内结合严复相关文化,开发了不少书籍与文创产品,也经常举办研学活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3月9日下午,记者前去探访体验。

“严校长的故事”小玩意,总有你喜欢的

福州南后街7号,寻找到这个地址并不困难。从澳门路一侧转进南后街,不需要走太远,就能看到“严复翰墨馆”的牌坊。一号展厅介绍了严复的生平,而300余件严复真迹被收藏于二号展厅。

很多游客更为熟悉的,其实应该是翰墨馆边上的文创店——严校长的故事。古朴的门头充满艺文气息,店里从常见的本子、文件夹、帆布袋、杯垫,到严复的相关书籍与精致的茶具,路过的游客总可以在这里遇见可心的小玩意。

“我们店里的文创是老板聘请专门的研究团队,将严复的翰墨与生平,与福州的特色文化相结合进行设计的。”店内工作人员介绍说。墙面装饰有大量福州话元素,并以“学学严复家乡话”为开头;亲切萌趣的“严校长”也活跃于文创品之上,手捧福州小吃穿梭于街巷间,俨然身边熟悉福州的老街坊。

“文创用了心,非常有意思”

欣赏过严复的书法,最后一进的庭院与堂屋,被打造成一个饮茶空间,也摆放上不少研究严复的著作。

“我们也专门组建有研究部,相继出版了《严复的一生》《严复书法》等相关著作,也和不少学校合作,举办各类研学活动。”工作人员介绍。

“可以看得出这里的老板收藏是出于热爱,将一位过去的福州名人与当地文化、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确实让在这里参观的记忆更有趣味。这里的文创也是用了心的,非常有意思。”一位游客说。

为什么是“严校长”

为什么是“严校长”呢?“很多人知道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但严复担任过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这件事,却鲜有人知。因此,我们的文创推广便亲切地称呼他为‘严校长’。”工作人员介绍。

据翰墨馆资料,严复执掌北大,是在1912年。这年的2月25日,严复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5月3日京师大学堂更名“北京大学校”,总监督被改称为校长。实际上,严复的任职时间并不长,但在任期间主持了北大改革,扩大了北大的影响力,并提出了“兼收并蓄,广纳众流”的办学方针,开后来蔡元培办学思想之先河,影响深远。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