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罗丹凌 毛朝青
实习生 周婉怡 文/图
古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沉淀。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有着众多古树名木,它们既是国家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见证了城市的变迁,被称为“绿色文物”。
3月12日是我国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旨在号召大家爱绿护绿,争做绿色使者。植树节来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福州城中那些经历岁月洗礼的古树,聆听年轮中的时光记忆。
森林公园
古榕树王一树三色
作为福州的市树,古树里肯定会有榕树的一席之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榕树王、三坊七巷的爱情树、于山风景区的寿岩榕、省府路裴仙宫的小叶榕王……榕树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其中,国家森林公园里的榕树王为红榕品种,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它冠幅达1330多平方米,遮天蔽日,可容纳千人在树下谈古论今。
远望,似绿色陵岩;近看,才知其为榕,密密的枝叶总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只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光影。相传,这株古榕是北宋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种下的,已有近千年历史。
据园林专家介绍,此前,他们发现古榕的树冠会在不同季节换叶,从而形成“一树现红黄绿三色”的奇观,新叶为黄绿色,边缘透着红色,老叶则呈深绿色。针对此现象,有人认为“榕树王”由两棵榕树相互纠结、勾连而成,因此才会换叶不同期。
鼓岭
柳杉王阅尽人间春色
福州有26棵古树名木被列入《中国古树名木名录》,鼓岭“柳杉王”就是其中之一。
柳杉王是鼓岭地标之一,位于平均海拔800米的鼓岭柳杉王公园中,树高30多米,树冠径围约10米,树干直径近4米,需要六七个人手牵手才能抱住它。据史料记载,它阅尽人间春色,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柳杉王因此而得名。
柳杉王枝叶繁茂,常年郁郁葱葱,两主干不分离,人称“夫妻树”“情人树”。
资料显示,柳杉为杉科柳杉属乔木,树形雄伟优美,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木材可供建筑、车辆、船舶、家具等使用,亦可做工艺美术材料,叶可做线香,树皮可入药。
西禅寺
千年宋荔为“镇寺之宝”
福建省一级古树名木清单中,记录着两株古荔树。
其中一株位于鼓楼区洪山镇西禅寺观音阁西南角,编号为“闽A00019(鼓楼)”,是名副其实的宋荔。另一株位于西禅寺报恩塔南侧,编号为“闽A00018(鼓楼)”,树龄约520年,为明代古荔枝树,是宋荔的后代。
两株古荔树的人气都很高,吸引了许多游客到树下留影。据僧人介绍,寺内的宋荔品种是“丰标”,果实核小,皮薄肉厚,酸甜可口。每年荔枝成熟时,寺内都会组织采摘,然后在寺庙门前进行售卖。售卖荔枝所得,已成为寺庙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修缮扩建等项目。
此外,每年盛夏蝉声高鸣之际,寺内还会举办“怡山啖荔诗会”,邀请文人雅士采摘品尝宋荔。
石厝教堂
遇见百年银杏
福州市区最老的一棵银杏树,在仓山区烟台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石厝教堂旁。这棵银杏树至少有150岁了。
每当微风拂过,金黄色的银杏叶在枝头颤动,忽而纷纷扬扬飘落在小道上,宛如织就一张金色的地毯。
据园林专家介绍,银杏树的形成层干细胞具有较强的、持续不断的分裂能力,因此干细胞几乎不进入衰老阶段。同时,银杏树能持续合成木质素等物质,增加树干密度与强度,以抵抗各种病虫害以及病菌等微生物的侵袭,从而大大延长树体寿命。简而言之,一个自身抵抗力强的人,便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也会很快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