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阳康”后的体育课 “花样”多趣味多

新学期开学后,泉州市中小学的体育课暂停了高强度运动,增加了身体恢复的多种训练方式

趣味游戏“投石过河”

N海都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杨金城 文/图

新学期开学以来,泉州市中小学的体育课有点不一样,学校创新教学思路,暂停高强度运动,及时调整体育活动策略,循序渐进开展体育课程,为学生们科学开展了“阳康”后的恢复训练。

“贪吃蛇、投石过河”,互动游戏增趣味

“来‘吃’我,来‘吃’我!”近日,在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操场上,一年级八班的同学,正做着“贪吃蛇”的游戏。一条由多名同学组成的短短的“小蛇”快速移动着,每靠近一同学,就把他们“吃进肚里”,被“吃”的同学迅速并入队列。随着操场上的“豆子”越来越少,同学们组成的“小蛇”也变成了一条长长的“大蛇”。

在一旁的篮球场上,二年级九班的同学们分成了数组,做着“投石过河”的游戏,同学们拿着一块垫子,从起点处或横着或竖着跳过,比比谁先到达终点。该班的陈同学说起了自己的策略,“我的下肢力量还在恢复中,所以我选择的是横向跳跃,会比较稳也比较省力。”

“开学以来,我们体育课以韵律操、体育游戏等趣味性运动为主。同时,及时监测学生心率,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也做足预案。”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李瑞芳告诉记者。

“阳康”班练“五步拳”,传统项目受青睐

“大家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搂收回腰间抱拳,冲右拳,目视前方。”近日,在清华附中晋江学校的体育馆内,初二年1班的同学们正跟着郑方圆老师的口令,操练着“五步拳”。

根据“阳康”后学生的身体情况,晋江学校体育课特别开设了“阳康”班,“五步拳”就是特地为“阳康”后学生挑选的拳法。郑方圆介绍,五步拳既是中国传统武术拳法之一,动作简单、运动量也不大,适合学生这阶段的恢复性训练。该班王同学说,整节课下来,自己感觉微微发汗,强度不大,也没有不适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课中同学们热身完,以及做完幅度大的动作后,郑方圆都会叫同学们手指按在手腕动脉上自测心率。郑方圆介绍,科学的运动量能够更好地让孩子恢复体能,在课上至少会让同学自测两次心率。如果超过120次/分钟,运动量就要适当往下调一调。

“阳康后的体育课,我们把课程的运动密度和强度降到了50%,课程期间以轻活动、静拉伸、浅呼吸为主。”晋江学校体育组组长黄龙表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