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逸之/文 毛朝青/图
近日,海都报刊发《行道树被“掐脖” 何时可松绑》(详见本报3月18日A06版)一文后,引发市民和网友的广泛议论。有的认为,看到树干被环形箍“掐脖”,十分心疼;还有的报料称,在鼓楼区营迹路、温泉路,晋安区紫阳地铁站等地,也有类似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有位网友特意写了一首打油诗:“防护本无错,关键常巡查;铁箍若腰带,适时应调换。”
园林部门:
一旦发现“掐脖”树,立即派人“松绑”
近两天来,记者走访了市民报料的几个地点。
在鼓楼区营迹路上,有三棵被防护架支撑的行道树,防护架环形箍的大小较为合适,没有嵌进树干。
鼓楼区温泉路上,几棵行道树同样存在被“掐脖”的情况。而在晋安区紫阳地铁站周边路段,多棵行道树的树干被防护架环形箍“掐脖”,勒出深深的痕迹。
就此现象,记者联系了福州市园林中心绿化处。工作人员询问“掐脖”树所在的具体地点后回复,目前紫阳地铁站所在地福马路的绿化管养权,归属于福州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还未移交给绿化处;温泉路确为绿化处管养范围,温泉路的树大多是已扎根长成的树,不需要防护架,有防护架的可能是新移植过来的。
记者强调,温泉路部分行道树的环形箍已嵌入树干,工作人员表示,将派人前往现场查看具体情况,一旦发现“掐脖”树,将立刻做“松绑”处理。
建设单位:
需确认管养权归属情况
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答复
那么,管理部门对行道树的日常防护是如何监管的呢?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同街道的行道树,根据具体情况,归属不同单位负责管养。比如,尚在建设的地段,其附近的行道树,属于该地段的负责单位管养;建设全部完成并验收通过后,负责单位需要对行道树再管养一年,之后由绿化处对其进行验收,合格后才接手管养权。
由于绿化处接受管养权时,树木基本已经长成,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不需要防护架,因此绿化处会在接手管养前,让负责单位拆除防护架。此后,绿化处每一两年会组织巡查。“市民如果看到不合理的防护架,可以向我们反映,我们会对管养范围内的树木及时进行处理。”
随后,记者与福州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办公室取得了联系,说明了福马路紫阳地铁站的行道树被“掐脖”情况。工作人员称,需要确认其绿化管养权,假如仍属于公司,他们会告知有关项目负责人,让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记者询问平时如何对属于公司管养的行道树进行维护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需向业务部门了解,稍后会让相关负责人联系记者。但截至昨晚9时记者截稿前,该公司尚未有人联系海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