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闽闻·气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学习雷锋好榜样,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福州市开展“文明新风尚,分类美榕城”垃圾分类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位于晋安区象园街道的垃圾分类科普馆,开放后吸引不少市民来“打卡”

南湖社区公园里以分类环保为主题的休闲景观

N海都记者 林童

为深入推进福州市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持续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加强共青团员垃圾分类素质教育,结合学雷锋月,让雷锋精神焕发新时代文明光彩,由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福州市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在各区会场隆重开展。

科技赋能,“网红”垃圾分类科普馆惊艳亮相

当月主题宣传活动主会场,在晋安区象园街道垃圾分类科普馆举行。该科普馆由晋安区城管局与晋安区象园街道共同打造,是福州市首座垃圾分类科普馆,于3月25日建成并对外正式开放。该馆是对原有南湖社区公园进行升级改造而成的。开放首日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记者了解到,福州市晋安区象园街道垃圾分类科普馆是一座集科普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垃圾分类科普宣传的教育场所,馆内面积约300平方米,内设有8大展区。展馆打破传统展馆的理念及形式,通过“科技手段赋能垃圾分类”手段,采用数字化、科技化、影视化、寓教化、娱乐化的展示,打造听、见、触、知的“四维”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展厅,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外宣传科普分类知识、政策方针,使人们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倡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践行绿色生活。

进入垃圾分类科普馆,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垃圾分类元宇宙体验中心”,在这里,你可以戴上VR眼镜体验各类垃圾的分拣和处理流程,而在垃圾分类体感游戏处,更是有不少市民正在排队等待体验。

“通过游戏,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们明白垃圾分类知识,比起课本和宣传册上相对枯燥的表现形式,这样的科普教育形式更能让学生们接受。”正带领学生在馆内参观的闽江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刘剑向记者表示。

除此之外,晋安区还充分利用南湖公园现有场地资源,将垃圾分类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打造出一个以分类环保为主题特色的休闲景观场地,作为垃圾分类科普馆的宣传伸延,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居民互动体验和公园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具有时代感、富有艺术性、体现生态化、注重人性化的垃圾分类宣教阵地,通过政策引导、科普教育、互动体验及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市民“在玩中学、在玩中悟”,进一步强化市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落实责任

推进小区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当天上午,福州市城管委还在鼓楼区举行了“福州市第一季度垃圾分类现场会”,在恒力城、三坊世家等小区,记者现场观摩了垃圾分类智能化监管模式、垃圾进小区收运模式以及垃圾分类智能化监管积分平台的运行与操作。

在随后进行的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进落实社区和物业垃圾分类主体责任,提高小区垃圾分类智能监管水平,鼓楼区率先在全市推进垃圾分类物业、社区主体责任制,为福州市垃圾分类模式转变探索经验。2023年1月,鼓楼区全面开展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3月1日,全区300个物业小区分类屋亭全部移交物业管理,由物业企业安排分类督导员在岗督导、桶袋购置及设施管养等;无物业小区暂由环卫一体化企业承接过渡。

鼓楼区城市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福州市垃圾分类工作部署,鼓楼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鼓楼区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提质攻坚实施方案》,通过推行分类积分奖励机制等5项机制做法,为垃圾分类模式转变探路。采用一核两翼三融合工作机制打开福州垃圾分类新局面,形成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工作模式。“以积分兑换为激励、以考核监管为抓手,通过一户一码实现追溯到户、全民监督,现全区667个小区831座分类屋完成智能探头安装,661个小区完成用户信息采集,配建5座智能回收柜。”工作人员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