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海都“天堂信箱”今开启 邀您“云祭扫”追思亲友

又到一年清明季,海都“天堂信箱”再次开启,一起来给天堂里的TA写一封信

追思人“飘之来”爷爷的生前照片

N海都记者 杨江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念着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这首千古名诗,突然惊觉时间过得真快——祭奠亲人的清明已近在眼前。

自2012年清明节海都“天堂信箱”推出以来,海都报每年都会收到许多追思人的来信,诉说逝者的故事,缅怀不可磨灭的情意。又到一年清明季,在这个春雨纷纷的季节,对逝去的爱人、亲人、友人的思念将再次迸发。

近日,泉州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通知》。今年的清明节是疫情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上山祭扫的人将会明显增加,森林防灭火面临严峻形势,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扫。

其实,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云祭扫”已成为一种新时尚。从今天开始,海都“天堂信箱”再次开启,我们将通过各种媒介传播渠道,将追思人想要倾诉的哀思,分享给与您一样有故事的人。如果您也在缅怀追忆逝去的亲友,那就联系我们吧!通过海都“天堂信箱”,把您心中的这份记忆和牵挂,写给天堂里的TA,一诉思念之情。

□征集令

您可以将追忆逝去亲友的话、有故事的回忆和缅怀,通过以下方式传递给我们:

下载“智慧海都”APP:在“天堂信箱”的文章下面留言,写下你的故事、姓名和联系方式;

邮件:投稿至邮箱hdbttxx@126.com;

微信:关注微信订阅号“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后台留言,把你的故事讲给小编;

微博:写下你的故事,文字注明“清明天堂信箱”,并@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来信1

追思人:飘之来

TO:爷爷

热乎乎的绿豆饼, 是爷爷容易满足的小愿望

不知不觉,爷爷离开我们已有18年了。清明将近,别离的愁绪又一次把我带回了从前。

爷爷一生节俭,为人本分,不爱与人计较。红光满满的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容。一对长寿大耳,让人看了好生羡慕。

爷爷言语不多,待人友善,喜欢听南音、弹琵琶。闲来无事,他会独对窗台,自弹自吟,仿佛倾诉心中悲喜与苦闷。

听爸爸说,如果都健在,爷爷会有八个孩子,但当时的日子比较难,有的被抱养,有的没养活。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家现在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家族啊!

爷爷很传统,骨子里当然也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但他很疼我。小时候,我爸妈不在身边照顾,我知道是爷爷背我上幼儿园,教我煮糊豆。

那段日子,我们一家人还都生活在泉州西郊的老房子里,奶奶也健在,两个老人家有什么好吃的,自己都舍不得,想到的都是我们这些孙辈。

爷爷常说,我们这代人,不像他们以前了。以前兄弟多,大家有事,容易有个照应。如今,一个家庭一个娃,他叮嘱我,凡事都要和弟弟让着点,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不要吵架,要把堂弟当亲弟弟一样对待。

尽管爷爷把亲情看得重,却不习惯和儿女们住。到了后来,爸爸和叔叔分家,先后搬出老屋,只有他老人家还守着,自己一个人过。

爷爷说,老人家就是这样,不爱麻烦儿孙。说叔叔家楼房高,他已经爬不动;又说我家住得远,还有他的咳嗽声,肯定会一大早把我们吵醒。我知道,那些都是爷爷自己的“理由”,他是住不惯高楼大厦、水泥钢筋铁门围着的居室,身边没有老人伴,没有棋友,关在套房里发闷。这些,我都可以理解。

只是爷爷独居的那段日子,做孙儿的有很多的不舍。怕他自己一个人会闷,怕他自己上街买菜照顾不了自己的营养,怕他自己拄着拐杖外出会碰到什么意外……

爷爷爱吃绿豆饼,这是我去看他时,最容易实现的愿望。每次从泉州东街正泉茂,买回热乎乎的两盒饼,爷爷看了都好高兴。然后,顺便再帮他收拾一下屋子,问问他的身体近况,这些都让他很欣慰。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让我精神有所寄托的爷爷,却在我坐月子的时候,离我们而去,结束了我们28年的爷孙缘。听爸爸说,那天接到消息的时候,他从单位赶过去,爷爷身子还是暖暖的,寿衣却没来得及穿上。一听到这,我的眼泪就扑籁扑籁往下掉……心里万分的不舍,一下子崩溃。

婆婆说,坐月子的人是不能哭的,不然眼睛可能会坏掉。就这样,我强忍着悲痛,无法参加丧礼,躲在被窝里偷偷哭了整整一上午。

爷爷走时89岁,大家都说,他是位有福气的老人。今天,通过海都“天堂信箱”,寄托一份思念,我希望他老人家在遥远的天国里,能够过得快乐,没有忧愁!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