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杨江参 通讯员 黄忠族) 3月27日,经泉州海关快速验放,一批装载2500吨进口乙酸乙烯酯的韩国籍“大宇”轮在斗尾作业区7^#泊位卸货。这是3月20日泉州港口岸斗尾港区外走马埭作业区和斗尾作业区7^#泊位正式开放以来迎来的首艘外贸船舶。此次斗尾港区新增2个作业区(泊位)将新增进出口化工品吞吐能力超过500万吨,有力地促进泉州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泉州是国家规划的九大炼油基地之一,关区内两家龙头石化企业——中化泉州石化和福建联合石化年炼油能力已达2900万吨。目前,泉州斗尾港区已成为厦门关区最大的进出口大宗散货监管现场,泉州海关年监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原油和出口成品油、化工品已超过2700万吨。
此次开放启用的斗尾港区斗尾作业区7^#泊位建有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1个,可同时兼靠1艘3万吨级和1艘5000吨级船舶,设计年吞吐能力为379万吨,主要经营化工品进出口。外走马埭作业区设有8个3000吨级石化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为379万吨,主要运营化工品出口、船舶燃料油出口及保税船供燃料油加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