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一句承诺 守护帝师古墓30余年

为了让更多人记住陈宝琛这位帝师,守护他的墓园成为郭锦贤生命中的一种信仰

陈宝琛墓为福州市文保单位

擦洗新立的墓碑

93级的台阶,郭锦贤一扫就是几十年

海都讯(记者 罗丹凌 毛朝青 通讯员 江超云 文/图) 在福州马尾天马山公园北侧,有一条不起眼的陡坡。沿着坡,走上93级石台阶,就到了“帝师墓”——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的墓园。清明节前夕,今年68岁的郭锦贤同往年一样,早早把墓园打扫得干干净净。

其实,郭锦贤与陈宝琛非亲非故,那他为何要守护墓园?郭锦贤说,他与帝师墓有很深的缘分。退休前,郭锦贤是马尾区房管局的一名职工,有一天,他遇到前来办理业务的陈宝琛曾孙媳刘女士。闲聊时,刘女士提到,曾祖父陈宝琛的墓地就在马尾,其后人多在外地或海外,照看很不方便,墓地时常被盗挖,希望有人代为看管。

“我对陈宝琛一直深怀敬意。”虽与刘女士仅是一面之交,郭锦贤却当即承诺,愿意帮忙守护墓地。

郭锦贤家住马尾青洲,距帝师墓约3公里,需穿越四五条大街。为了这句承诺,工作之余,郭锦贤隔三岔五前往帝师墓清扫和维护。退休后,由于郭锦贤是三明宁化人,在母亲去世前,他还得回家照顾老母亲,但他人在宁化,心在马尾:“我得常回家看看母亲,尽尽孝,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帝师墓。”

因为一句承诺,郭锦贤整整守护帝师墓31个年头。31年来,郭锦贤精心守护帝师墓,并义务当起讲解员,从无怨言。发现有盗墓空洞,他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墓园有了电子监控、石桌石凳。2015年,帝师墓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与祭祀。

“我来自客家祖地,客家人素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传统。”面对外人的疑惑与好奇,郭锦贤坦言,他要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诠释客家的内涵,让更多人认识客家,学习客家精神。

在郭锦贤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人也经常上帝师墓清扫。记者也联系了陈宝琛的曾孙,其表示:“每一个来扫墓的人,都令我感到敬佩,我十分感谢他们!”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