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花巷 上一版 下一版  

“一线”当代艺术展 注入新生机与活力

六位西班牙和中国艺术家诠释不同艺术理念,让每个泉州人都可感知艺术

吴达新作品《没有阳光雨露的日子》

《巨浪》

齿轮构成的七重塔

窑砖、陶瓷

瞬时记忆·陶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田米 文/图

近日,一场恢宏的“一线”当代艺术展,在泉州鲤城区江南2号艺术中心正式开幕,一件件独特的艺术创意装饰,在这个美好的春日里,与天地交响。

记者获悉,此次展览共邀请了三位西班牙艺术家与三位中国艺术家进行一场冲破地域障碍,孤筏重洋式的跨文化交流展览,是一次弥合时差、超越形式、重塑价值的艺术行动,为泉州当地艺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览作品数十件

定名为“一线”

展览由Agusti、 Josep Cerda、Miquel、苏献忠、汤国、吴达新等六位艺术家的作品共同构成,共数十件。之所以定名为“一线”,一方面是考虑到艺术家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国度,两个国度又都是海洋大国,所处各大洋在交汇处产生一条长长的色差明显的分割线,这“一线”处,伴随着海水的融合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一直在永无止息地进行中。

另一方面,从艺术家的创作来看,他们通过不同媒介、不同材质、不同手法,诠释了各自不同的历史传承、不同的生存景况、独一无二的艺术理念,从而创作出迥然有别又森然成列的艺术景观。

六位艺术家诠释

不同的艺术理念

记者在现场见到,艺术家Miquel的作品是以陶土为材料,把泥土性、手工性、雕塑性、绘画性进行有机重组,不仅在形式上极具美学冲击力,同时还赋予每一件作品以独一无二的触感、痕迹,乃至灵魂。古老的陶土,象征了一种曲径通幽的、古老的人类文化记忆,当它以全新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既是实用器和艺术品意义上的“一线”,更是传统和当代意义上的“一线”。

苏献忠的《纸》则是用陶土制作的“纸张”,经过德化窑的烧制,可以看到,它们一摞一摞地堆放在一起,把“陶瓷”和“纸”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强行联系在一起,让人在视错觉中受到强烈的冲击,伴随着这种冲击,两种不同的物质属性、两种不同的文化符号,甚至精神的、历史的、文化的能量开始交汇、互渗。

“大脑还没反应过来,手就已经动了起来。”从艺术家Agusti的这句关于绘画的观念中,我们就可以管窥他的创作,无论是《论阿维尼翁·毕加索》《论维纳斯·波提切利的诞生》《四女人》《聪明的骑行》,还是《两个舞者》等作品,都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活生生的、无意识的、黏稠的、神秘的气息和视觉冲击力。

而中国艺术家汤国的《墟园册》则是用传统的折页形式装裱,折叠起来是一本册子,展开像一面屏风,画面底层是繁复的线条勾勒出的背景,上层飘浮着的白色云团或羽毛均由艺术家自制的纸浆构成。

Josep Cerda的《雕塑与画》则从命名到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可以洞悉艺术家希望在“雕塑”和“绘画”,在“二维”和“三维”,在“平面”和“空间”的“一线”处,进行互相弥合、彼此让渡、有机互融的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中,也能看到泉州籍当代艺术家吴达新展示的三件作品,《没有阳光雨露的日子》《风的衣裳》及《巨浪》。其小版本的雕塑作品《巨浪》,通体晶莹闪耀的不锈钢材质,将巨浪腾空翻涌的惊心瞬间定格,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效果。其创作源自艺术家的父辈与祖辈传承下来的对大海的特殊情愫,“巨浪”是为祖辈们闯荡南洋的勇敢气魄立的一道丰碑,用凝固大海翻滚能量汇集的一瞬,做成雕塑来告示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领略东西方当代艺术的

“一线”生机

吴达新是此次展览的创意总监,关于西班牙艺术家与中国艺术家的对话展,这个概念是他提出来的,此次展览中很多展线以及布置,他也花费了很多心思。“虽然西班牙与泉州相距甚远,但并不妨碍我们通过此次展览,通过艺术家的作品,去领略东西方宏阔背景下的当代艺术的‘一线’生机。”此次开幕,对于泉州当代艺术文化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文化更新,和对于泉州本地当代艺术的一次新挖掘。

出展馆右侧,便是吴达新在这里的艺术工作室,其占地面积约430平方米,分为展示厅和办公会客厅两个功能区。齿轮构成的“七重塔”、陶瓷制成的“素馨花”、3万个药瓶制成的“药师佛”……目前,展示厅已陈列10多件装置艺术作品,大多以闽南文化主题创作,通过当代艺术的形式加以呈现,凝结了家乡情怀。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七重塔》,高7.5米,在马达的牵引下,500多个规格大小各异的钢铁齿轮随之转动,叮当作响犹如“佛经传诵”之音。吴达新介绍,他是以泉州标志性建筑东西塔为创作灵感,以齿轮元素表现蕴含东方佛理的泉州东西塔,呈现出“时间流转”等创作理念。

打造“每个泉州人

都可来感知艺术”的中心

“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是文化交流与传承,它奠定了城市人文的魅力,打造这个中心是希望通过对当代艺术的理解,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打造连接艺术文化的枢纽,将泉州文化‘引进来,也走出去’。”江南2号艺术中心创办人林克珊接受采访时说道。林克珊是泉州著名企业家,与大多数企业家不同的是,他十分热爱艺术,上世纪90年代,他在工艺品行业沉淀了30年,逐步成长为当代艺术品、古玩字画、木雕石雕等方面的藏家。此后,他将半生文化艺术积累进行归集,创立江南2号艺术中心,致力于提供艺术家交流、聚集的平台,打造一个“每个泉州人都可以来感知艺术”的艺术园林。

“对一个城市来讲,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着重提升城市艺术水平,来美化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林克珊说道。今后,他想把艺术中心打造成让每个泉州人都可以来感知艺术的艺术园区。“想象一下,下班后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路上,大家能进来走一走,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有诗意,整座城市也能跟着呈现出更加生机勃勃的景象。”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