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推动“分钟级百米级”天气预报落地

4月15日起,我省试行新版暴雨、雷雨大风预警信号,进一步提升预警信号精准性

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通讯员 谢玉丽 雨燕

4月14日,福建省气象局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修订的暴雨预警信号、新增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新标准从4月15日起试行。新标准执行后将使得全省各地气象部门进一步提升预警信号精准性、规范性和针对性。

新增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3个等级

根据《福建省暴雨、雷雨大风预警信号试行发布标准》,修订后的暴雨预警信号仍然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4个等级,阈值整体提高,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增加1小时雨量标准,红色预警信号标准区分沿海和内陆,预报时效最长增加到12小时。

新增的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3个等级,黄色为6小时内出现8~9级阵风,橙色为2小时内出现10~11级阵风,红色为2小时内出现12级及以上阵风。同时细化了防御指南,为公众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据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负责人介绍,新标准的暴雨预警信号更充分考虑短时强降雨和长时效降水累积效应的影响,科学考虑区域气候差异以及承灾能力,区分山区和内陆标准,为政府决策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更精准的预警服务,有效避免“大水漫灌”的现象。高级别暴雨预警信号标准延长了预报时效,提高了预警信号发布时间提前量,更好发挥预警信号“发令枪”作用,为相关部门应急联动和基层防灾减灾赢得时间。雷雨大风是一种破坏力强、灾害性大的强对流天气,福建现行的雷电、冰雹预警信号中有涉及强对流天气,但对雷雨大风的指示性不够。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可以对易致灾的强对流大风做出预警,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大风和雷电灾害的防御意识和能力,帮助行业部门做好决策部署。

我省暴雨预警信号命中率达98%,平均时间提前量80分钟以上

气象专家介绍,当公众看到雷雨大风预警信号时,要特别注意将要出现的强对流天气,按照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及早进行防雷防风避险,比如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暂停高空、户外作业,加强户外设备的安全防护等。暴雨预警信号也是如此,当看到属地气象台发布了高级别暴雨预警信号时,要比以前更加注意强降水带来的影响,橙色或者红色预警信号代表可能发生气象及次生灾害,要特别加强安全防范。

据了解,目前我省暴雨预警信号命中率达98%,平均时间提前量80分钟以上,暴雨预报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无缝隙、全覆盖”的现代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发展以国产数值模式为核心、全国领先的智能预报算法,被国家气象中心及8个省(市)引进使用。建成以雷达、卫星资料为主的省市县一体化的短临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实现灾害性天气自动识别与实时预警。接下来,福建将健全完善覆盖海峡区域的0~24小时预报时效快速更新预报系统,同时推动5~10分钟滚动更新、百米级分辨率网格预报产品落地应用,进一步提升预警信号准确率。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