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搭子式友谊 搭出社交舒适圈

搭子作为一种新型社交关系,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海都记者探访网络平台,了解年轻人为何流行找搭子?

网友“山风”和她的饭搭子一起吃饭(受访者供图)

网友“山风”和旅游搭子一同出游(受访者供图)

社交平台上找“搭子”的帖子

N海都记者 梁展豪 实习生 陈谊 文/图

近日,“搭子是一种新型社交关系”“超一半年轻人有搭子”等话题,登上网络热搜。据称,搭子作为在年轻人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社交关系,比普通朋友的关系更为临时和肤浅,比同事关系更为规律,主打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下班之后几乎不联系。

“搭子式友谊”热度高涨之下,各式各样的“搭子”关系走入人们的视野并日渐流行。这种搭子关系,究竟能给年轻人带来哪些好处,让他们如此恋恋不舍,频频发出“搭子,没有你我怎么活啊”“我的搭子离职了,像天塌下来一样”的感慨呢?

细分领域 万事皆可搭

据记者了解,最常见的“饭搭子”主打一起吃饭,重在口味相似、饭量平均,每天不用纠结吃什么,还可以AA伙食费。“旅游搭子”则是有共同的目的地偏好,相似的消费观,同等的脚力与体力,有了“旅游搭子”即可土著美食吃满桌,房费和车费通通AA,更能享受第二杯半价的优惠。“运动搭子”追求对运动感兴趣,在同一片区域活动,且对身材有一定的目标。“摸鱼搭子”堪称搭子界的模范标兵,上班时侃侃而谈,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下班后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回,绝不占用一点私人时间摸鱼,堪称新时代的田螺姑娘。

还有“摄影搭子”“学习搭子”“追星搭子”“互联网冲浪搭子”“游戏搭子”等等,目前看来,各类“搭子”还有进一步细化的趋势。其讲究的就是一个“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可以说这届年轻人干什么都要有“搭子”,可谓是万物皆可搭。

实用性强 平替亲密关系

在小红书平台上,记者搜索搭子一词,出现了不少帖子,比如,“找五一厦门旅游搭子,本人不公主病不打呼,吃得少起得早,会拍照和做攻略,也会砍价。”“本人普通大学生,找实习聊天搭子,爱好小说,不发照片不语音纯聊天。”这些帖子的评论区都有不少回复。

记者联系网名为“山风”的网友,山风说,她和饭搭子在同一所大学读书,两人通过校园墙互相认识,交流仅限于美食,从不过问对方的成绩和未来的就业方向,“因为是单纯的饭搭子,不存在因为绩点高低产生的不必要麻烦,关系比较简单,感觉这样更长久”。

“找学习搭子,一起上岸,每天坚持打卡单词和专业课,可语音可文字。”今年考研的李宇(化名)在本校的微博考研超话发出这一帖子后,没多久就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搭子。“两个人都是大四的学生,平常空余时间都约在图书馆,各学各的,如此一来,效率挺高,而且感觉在互相监督,有人和自己一起坚持。”

可以说,相较于真正的亲密关系,“搭子”具有更低的“造价”,承担更小风险,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亲密关系的平替。而如今在闺蜜、死党一票难求的时候,“搭子”直接跳过朋友之间培养关系的漫长环节,直截了当地找到同频率的伙伴,相处愉快,升级成朋友,但凡出现不舒服,退回陌生人,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毕竟当下的不少年轻人交友,也逐渐开始讲究“实用性”。

思路打开 搭子也可转正

而除了这些成为互不干扰的“新时代革命情谊”的搭子之外,现在不少年轻人正在通过找“搭子”的方式,顺便相亲,力求“搭子”转正。

“思路打开:用找‘饭搭子’的方式相亲”的话题在微博上引发热议,这也给“搭子”这种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想象空间。

记者了解发现,以饭搭子为例,发展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纯粹的搭伴吃饭。不论口味偏甜还是偏咸,不论是面食忠粉还是米饭爱好者,不论是家里带饭还是点外卖,只要愿意坐下来,一起吃饭即可。

第二阶段,饭搭子的友谊会逐渐进阶,步入一个全新阶段。这时,饭搭子之间的沟通开始慢慢向私人领域延伸:看到心仪的美食或餐厅,会互相分享;即便在学习或工作以外,也要相约打卡美味。

第三阶段,成功转正。“搭子”进阶为既是口味一致,用餐习惯一致,经济水平一致,又话题同步,地理位置同步,空闲时间同步,尽可能地向彼此靠近,且当和搭子经历的事越来越多,就无法避免在情感上的越来越亲密。

精准社交 备受年轻人追捧

现代人追求既能满足在某些领域的高度合拍,又能保证情感上的自由自在,“搭子”就成了最好的解决方案。这种与陌生人建立起的自带某种心照不宣的边界感的关系,在不少年轻人中被认为比亲密关系还重要。

调研数据显示,52.8%的年轻人中至少拥有一个搭子,而在没有搭子的人里,也有52.2%的人想要拥有搭子,明确拒绝搭子社交的人只占了总人数的4.2%。

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也给更多年轻人找“搭子”提供了平台。而“搭子”关系的存在,不仅填补人们某些时刻对陪伴的需求,还能做到与亲密关系并行不悖,而且还保留着转化成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山风”告诉记者,自己很享受这种心照不宣的边界感。“找到搭子之前,都是自己一个人吃饭,发现校园里不少人两两成对,就萌生了找一个饭搭子的想法,到目前都相处得不错。”

1997年出生的王一(化名)是一位电影迷,他常常在知乎和豆瓣等平台发表影评,长此以往,认识了一位网友并发展成“观影搭子”,两人常常相约在线上连线同一时间观看同部电影,同步分享观点。记者问其是否想继续了解对方时,他说,“不需要,我对对方的性别、年龄都不清楚,能在同时观影的过程中,讲讲看法就足够了”。

□专家观点

搭子改善“社交难”,但也存在风险

针对该现象,记者咨询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甘满堂教授。

甘教授表示,“搭子社交”的出现,是因为它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简化和提纯,另一方面是它在满足社交需求的同时,也淡化了需要付出的时间和情感成本,让人们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建立和维护关系。尤其是新一代年轻人以独生子女居多,大部分不太善于社交,找“搭子”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改善上述情况,促进交友。

甘教授也提醒,在参与“搭子社交”时,要尽量多“搭”人,提高自身的警惕心及保护意识,学会辨别真假信息。同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语,防止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或落入可能存在的陷阱。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