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城市废墟 怎成“狂欢之地”?

有主播标榜探索城市,在社交平台上以此主题“创作”,引流涨粉变现;专家提醒,有观众模仿造成受伤等后果的,主播、平台需担责

N据法治日报 人民法院报 工人日报

近年来,标榜着探索城市未知“B面”的废墟探险项目引人关注,在社交平台上有多名以此为主题进行内容创作或探险直播的博主、主播。然而,在这些废墟探险类主播“勇敢”“刺激”的标签下,却暴露出不少问题和风险。不少废墟探险类视频都充满了恐怖氛围,甚至有不少主播会刻意制造灵异事件,渲染恐怖氛围,以“一眼假”的剧本量产视频,打着“探险”之名,实则是在刻意烘托恐怖气氛,只为引流涨粉,进而变现。

根据相关规定,主播和平台应通过文字注明的方式作出警告提示,如标明“危险行为,请勿模仿”等。若未进行警示标注,有观众观看后进行模仿造成受伤等不良后果的,主播及平台均需承担相应责任。

废墟探险直播 满足“粉丝”好奇心

近日,天津市一废弃居民楼外,四下无人,万籁俱寂。满地的玻璃碎片随着脚步吱吱作响,一个男人头戴着探照灯,边举着手机进入一户户居民家中摸索,边自言自语。伴随着阵阵阴风,居民们搬走时剩下的桌椅板凳、衣服鞋子等随着灯光的照射逐渐显现。

在深吸一口气后,男人推开了又一扇卧室的门,里面的景象把他吓出一声尖叫:一个模糊的人影站在角落,似乎正看着他。壮着胆子走上前才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所谓人影只是挂着的大衣罢了。

这看似恐怖电影的情节,实际上是一场城市废墟探险的直播画面,画面中的男人是主播白晓(化名)。去年10月进入城市探险行列至今,天津市居民白晓已经发布了20多篇相关内容的笔记,并不时进行直播,探险对象多为天津、北京两地的废弃医院、学校、居民楼等地。目前,白晓已经因此吸引了数千名粉丝。

白晓介绍说,他的很多粉丝都是对城市废墟探险充满好奇但无法或者没有胆量来到这里,探险直播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成为他们情绪的宣泄口。

探险之余搞破坏 擅自乱闯或担责

然而,随着废墟探险近年来愈加火爆,白晓发现不少人冲着“有趣”盲目进行探险,却忽视了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

“探险的场地有废弃医院、厂房,还有荒郊野岭,这些地方并不安全,甚至有不少建筑都是危房,如果没有经验和专业设备,很容易在里面遇到危险,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来说。”白晓说。

而认为是“废墟”,就肆意进行破坏的情况在废墟探险类内容创作中并不少见。记者在一些网友发布的废墟视频、图片中发现,某些废弃医院、学校刚“走红”时门窗还较为完整,但之后为了视觉效果,大多都被砸烂和敲碎,很多废墟的墙面、桥底等地,还被人大量涂鸦。

此外,一些人追求刺激盲目擅闯的“废墟”,可能并不是“无主之地”。

一个雨夜,家住辽宁大连龙王塘辖区正要关灯休息的韩阿姨,只见来了一个人拿手电筒往卧室里乱照,然后大喊“有没有人,家里有没有人,赶紧给我做一碗热腾腾的面拿来”。赶来的民警了解情况后得知,该男子姓傅,平常从事探险直播工作,他以为这里拆迁已经没人了,才闹出笑话。最终,傅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非法携带管制器具,受到行政拘留5日、罚款400元的处罚。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看来,如果是去废弃无人看管的地方直播,这种行为一般不具有违法性,但是有一定危险性。如果私自进入有保安看守的废墟,或是上了锁、有封条等的废墟进行直播探险,则可能会被认定为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

营造恐怖氛围 造假引流求“打赏”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废墟探险类视频都充满了恐怖氛围。为了将恐怖氛围感拉满,不少主播的标题和内容都是废墟遇到灵异事件,有直播时拿着桃木剑符咒等扬言捉鬼的,还有专门去废弃鬼屋或者传说中闹鬼的地方寻求刺激的。

记者发现,在这类直播中,地点往往是废弃医院、监狱、实验室等,主播专挑晚上去,文案多为灵异都市传说。

出于好奇,广西柳州的王双(化名)加入了某平台主播的户外直播探险群,结果在今年2月22日的一场老宅探险直播中他发现,主播为了人气流量特意找了两个人戴上面具装作尸体和鬼怪坐在一进门的沙发上。

“主播看到‘尸体’第一反应是向观众要打赏,有人打赏才上前去一探究竟。我在群里评论了一句‘演员面具都懒得换’,结果立马被踢出了群。”王双告诉记者,有不少主播借“探险”之名,实则是在刻意烘托恐怖气氛,只为引流涨粉变现。

一些主播为了节目效果弄虚作假,比如伪造吓人场景等,以获得打赏,在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木军律师看来这可能造成民事上的欺诈。打赏的观众,若发现相应内容为虚假的,打赏并非出自主观意愿的,可以向直播平台或者主播要求返还已经打赏的款项。

说法

废墟并非法外之地 主播责任不应忽视

郑宁说,废墟探险类主播应通过文字注明的方式作出警告提示,如标明“危险行为,请勿模仿”等。若未进行警示标注,有观众观看后进行模仿造成受伤等不良后果的,主播及平台均需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主播为了刺激,在废墟探险中出了问题,很多废墟场所是有产权单位的,作为废墟的产权单位,有义务在废墟的入口设置警示标识,或用护栏进行围挡,甚至派专人看护。如果进入者不顾劝阻强行进入废墟,出现了意外伤害,产权单位已经尽到了告知义务,后果将全部由进入者自行承担,也就是一般按照自甘风险规则由主播自己承担责任。”朱木军说。

他进一步介绍说,如果存在参与者、组织者角色,自甘风险规则免除的是参加者的一般过失责任,组织者侵权责任仍适用安全保障义务规则。组织者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损害有最大可能的预见性,应当从全体参与者的人身财产利益出发,充分履行通知、排查、告知、提醒、注意等义务,尽量回避或者降低活动的风险,确保安全,未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导致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光前认为,《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中规定,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废墟探险类直播也应被列入监管审核。

“城市废墟探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面向公众直播会带来一定的模仿效应,为了主播安全与一般公众利益,可以考虑从行业协会自律规则与直播平台管理规则方面,加强对废墟探险主播行为、内容进行规范、引导。”李光前建议。

李光前提到,《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废墟探险本身具有一定危险性,作为废墟探险主播,有一定的提示义务。平台可以事前在管理规则中与主播约定提示义务,事中通过技术手段对直播内容加强监管;对于未尽到提醒义务的主播,可以根据管理规则与约定,对本次直播进行即时限制,并要求主播承担相应违约、违规责任。

声音

“废墟”探险 应守法律和安全底线

废墟探险直播走红之后,一些人盲目跟进,铤而走险,却对风险一无所知、毫无准备。对相关博主和平台来说,应对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提示,并进行一定的宣传阐释,避免网友跟风,最大限度地确保安全底线。现实中,一些博主可能会有砸玻璃、拆门、拆家具等破坏的行为。虽然很多场所是废墟,但还是有产权单位的,这些破坏行为可能因损坏公私财物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是《刑法》。《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要求,不得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不得宣扬封建迷信文化习俗和思想、违反科学常识等内容。废墟探险直播很火,但也不能超越法律底线。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