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杨江参 通讯员 尤慧玲 文/图) “哇!这是什么鸟?”“哇!它的尾巴好长,看起来好特别!”4月20日中午,泉州南安市码头镇码头中心小学的食堂里热闹非凡,一群小学生正围着欣赏“不速之客”——一只不知从何处飞来“蹭饭”的“大鸟”。
“同学们,这只小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我们赶紧联系警察叔叔吧!”一名老师说道。
接警后,南安市公安局码头派出所民辅警迅速赶往现场。只见这只“小精灵”通体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嘴粗短而强壮,翅稍短圆,尾长。经初步辨认,该动物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随后,民警小心翼翼地将白鹇从食堂“请”了出来,并联系了码头林业站的专业人士到场,最终确认是白鹇鸟,属雌性。
“同学们,这是白鹇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林中仙子’,以各种昆虫、植物根茎、一些果实种子作为食物……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以后如果同学们发现受伤或被困的野生动物,不要私自捕捉,请及时联系公安、林业或专业救助部门进行救助,让我们一起争做保护野生动物的小卫士吧!”民警顺势为在场的同学们上了一堂“零距离”的野生动物保护课。
在确认白鹇鸟身体状态良好且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民警和林业部门专业人士一起将其带到山林中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