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法治日报 央视
“大家还想看我放多少包酱料?尽管提,不论放多少包,我都全部吃掉。”近日,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女主播为了给火鸡面带货,在一次性泡了5块面饼后,“失控”地连续加了30袋超辣酱料包,后又加了一大勺辣椒油和6个煎蛋。但到了真“吃”的环节,女主播仅吃了2个煎蛋和几口面,视频就匆匆结束了。对此,不少网友质疑主播太浪费食物。
类似的直播或短视频,目前在视频平台上并不少见。记者近日观看30多场相关直播、200多条短视频后发现,此类视频大多以异常夸张的方式吸引网友观看,但往往在直播结束时会剩下满桌菜品,许多菜品甚至几乎没动。还有一些主播用荒诞怪异的烹饪方式,不管菜品味道如何、能不能吃,只要足够博人眼球获得流量就达到了目的。
吃播视频中存在多少浪费现象,又该如何规范这一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吃播探店浪费严重 一桌子菜没吃几口
“张喜喜”是一位探店博主。在她发布的视频中,经常可以看到她前往重油重口味的餐厅探店。
一期视频中,她探店一家冒菜馆,一旁的老板明确说他们家的辣椒非常辣,且多次劝阻主播往菜里添加辣椒。她却充耳不闻,对老板说自己吃辣很厉害,要吃最辣的。
在选了大量食材后,一盆红彤彤的冒菜端了上来,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辣椒油和辣椒面儿,根本看不见下面的菜。吃饭时,主播的手上一直端着一碗米饭。每次食用冒菜时,主播都会先将冒菜夹到碗里的米饭上“过油”,然后才会放进嘴里。
在视频结束时,米饭上呈现出一层厚厚的油状物,颜色已变成红色。直到最后,主播也没怎么动这碗米饭。
网友们看到这段视频后纷纷提出疑问,认为主播用米饭吸辣椒油,又不吃米饭,菜还剩了很多,完全是在浪费粮食。
吃播浪费粮食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早前,许多“大胃王”主播都采用反复“吐”和“吃”的办法,将一大桌食物消灭,然后剪切掉“吐”的部分,最终剪辑成一篇“大胃王”的吃播视频。此后,官方明令禁止铺张浪费,“大胃王”们纷纷改行探店,一个接一个上了一桌子菜,实际上很多主播根本没吃几口,浪费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来自天津的张明(化名)是一名餐饮运营人员,接待过多次主播探店。他告诉记者,探店达人来店里吃东西是为了拍视频,不是真为了吃,每次拍完视频,往往菜早就凉透了,倒掉很常见。
“为了宣传推广,大主播来探店,我们都是免单的。”湖南长沙的孙先生是一位在第三方平台上好评如潮的饭店老板,他的饭店常有探店主播到访,颇为心痛地说:“主播测评,一样菜也就吃一两口,最后打包带走的很少,经常浪费一桌子菜。”
另类吃播博人眼球 糟蹋食物败坏风气
网名为“花花(薯家)”的主播4月5日发布了一则视频,女主播扮演的“女仆”穿着奇怪的装扮制作“黑暗料理”。只见女主播拆开一袋瓜子,她先是嗑瓜子,但没有收集嗑出来的瓜子仁,而是将瓜子壳放到盘子里;然后,又收集了一包花生壳。起锅烧油后,女主播依次放入花生壳、瓜子壳、酱油和大虾。
出锅的大虾被放置在餐盘中,上面覆盖的一层黑色物质让网友直呼可怕。主播到底有没有吃这盘大虾,匆匆结束的视频里没有交代。但评论里有很多“本来挺好的虾,这么一折腾谁还会想吃啊”“倒胃口,浪费粮食”等留言。
此外,该主播还制作了加了泥巴的酱爆龙虾、加了酱油的油爆香蕉火龙果、用酱油煮的火鸡面等“黑暗料理”,有些菜品做出来的形状不忍直视,令人反胃。
记者注意到,像这样靠制作“黑暗料理”博眼球、吸引流量的主播还有不少。
主播“丹揪拉Baby”4月2日发布的视频中,其将一碟辣椒面倒进一盆草莓里,又倒入大量酱油和醋,称其为新款“水果色拉”。随后,该主播将两杯不同品牌的奶茶倒在一起,加入一罐柠檬茶。就当大家以为这道料理要结束时,主播竟然舀了一大勺豆豉辣酱放到碗中。
对这些另类、猎奇吃播,许多人表示反感。有网友认为,这种怪异夸张的行为本身是对食物的不尊重,是很明显的浪费粮食的行为;还有网友直言,这种博眼球的行为不仅糟蹋了粮食,还起到了错误的示范作用,污染了网络风气。
畸形视频导向不良 加强监管违者下架
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看来,视频作者为了视频效果,点了大量菜品却“浅尝辄止”、白白浪费,或主播以荒诞怪异的烹饪方式和畸形的吃播造成食物浪费,都未能按照食材的功能进行合理利用,无疑属于食品浪费行为,违反了民法典和反食品浪费法。
他认为,当短视频主播在餐厅用餐存在超量点餐、浪费食物的倾向时,餐厅有责任进行适当提醒,引导其按需适量点餐,不能为了制作短视频和宣传推广餐厅而浪费食物。
“自行制作菜肴、录制视频的主播,也应当遵循反食品浪费法相关规定,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孟强说。
反食品浪费法规定,新闻媒体不得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有违反前款规定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当停止提供信息服务。
孟强据此提出,短视频平台应当对涉及吃播类的节目进行适当审查,如果发现存在以吃播、菜肴制作等形式大量浪费食物食品的,则应对相关视频制作者进行整改提醒,或者对明显违法的视频进行下架处理。如果网络平台不加审核、监管,导致平台上存在大量宣扬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视频,则由网信部门依法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也说道,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一旦发现有用户制作、发布以及传播这类视频,应当立即删除下架。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还应主动采取措施,比如通过人工巡查或者技术过滤等方式,及时发现违规的、不良导向的音视频,一旦发现,立即停止传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