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马俊杰 林童 文/图) 拔河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昨日,兼具蓄洪与休闲功能的福州琴亭湖,首次迎来龙舟赛事,12支龙舟队100余名选手在此捉对较劲,一决高下。
记者在现场看见,琴亭湖游船码头最外侧,浮筏围成两个相连的“口”字,连接处留出缺口。
赛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比赛用的龙舟为12人国标龙舟。根据比赛规则,每队共有10人上舟参赛,一为鼓手,一为舵手,其余8人为桨手。与陆地拔河类似,比赛时,每个“口”中的龙舟尾部相对,两方选手背向而坐,在规定时间里,双方反方向划行,以龙舟中间的标尺线偏向为获胜点。
上午9时,类似古时“牵钩”之戏的龙舟拔河赛开桨。双方各就各位后,裁判员发令鸣笛。瞬时水花四溅,龙舟队员奋勇发力、劈波斩浪,鼓声、号子声响彻湖面,岸上观众也随着节奏齐喊:“加油!加油!”
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龙舟拔河还是第一次见,比赛激烈程度与竞速龙舟赛不相上下,场面太震撼了。拔河拔河,真的在水上拔,非常有趣!”
经过三轮激烈角逐,最终“福建汇泉”龙舟队勇夺冠军,“福州云厨”、“福州平台”队分获亚军、季军。
据悉,“活力琴亭湖”龙舟拔河赛是2022—2023年“百里水上福道,千年闽都画卷”水上嘉年华龙舟巡回赛中的第三站,福州水务集团后续还将在福州内河开展形式多样的龙舟系列赛事活动,将历史、民俗融入其中,打造沉浸式内河历史文化体验。
□知多一点
拔河自古有之
源起水军操练
据了解,现代拔河运动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水上作战。《墨子·鲁问》记载:楚、越两国水军交战时,曾用当时的兵器“钩强”阻挡或钩住敌船,阻和钩都需要战士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把“钩强对拉”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
南北朝时期,这项军事活动逐渐娱乐化,特别是临水地区的水乡渔村,以“牵钩”之戏庆贺佳节,即组织人数相等的两队,对拉一根篾缆比试力量。
唐代才出现拔河的说法,开元年间,进士薛胜作《拔河赋》,描述了千人拔河的盛大场面。《全唐诗》收录的《观拔河俗戏》,相传是唐玄宗所作,诗中写道:“壮徒恒鼓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