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国产榴莲6月将大量上市,“榴莲自由”要来了?

“水果刺客”那些事

N齐鲁晚报

三联生活周刊 中新

1856年,英国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第一次吃到了榴莲。他惊呆了,在笔记里写道:“像是蛋黄卡仕达酱的杏仁,时不时又闻到生洋葱、雪利酒那种不协调的气味,吃到嘴里是胶状的柔软……第一口吃不下去,但越吃越停不住……在我看来,这个水果可以算作‘水果之王’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种水果跟它类似。”华莱士的体验,大概也是很多榴莲爱好者的经历。

中国的榴莲爱好者有口福了。近日,一则“三亚榴莲6月将大规模上市”的消息引爆吃货圈,按以往经验,昂贵的“洋水果”一旦国产化,就意味着身价大幅降低。因此,对于海南榴莲即将上市的新闻,网友直呼:“离10元3斤不远了……”那么,国产榴莲真能卖到“白菜价”吗?

去年榴莲进口40亿美元 成“进口水果之王”

你知道谁是“中国进口水果之王”吗?阳光玫瑰葡萄、车厘子、奇异果……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若从进口总额来看,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榴莲。

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水果分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水果进口总额达到146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榴莲进口总额达到40.3亿美元,在进口水果中位列第一。我国进口的主要是泰国榴莲,进口总额占比高达96%。

作为榴莲消费大国,我国本土此前并没有规模化种植,想吃榴莲全靠进口,身价自然不菲。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金枕榴莲每斤要卖数十元,一个就要上百元,更名贵的猫山王榴莲则要三四百元,而有“榴莲刺客”之称的黑刺榴莲,小小一个就卖七八百元。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要改变了。

海南三亚育才生态区榴莲基地种植的1400亩榴莲将于今年6月成熟上市,亩产可达3500斤,涵盖金枕、猫山王、黑刺等知名品种。

国产榴莲价格 能“打”下来吗?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以往国内主要依靠进口东南亚地区的冷冻榴莲,在口感和糖度上都会打折扣。三亚4年前引进了榴莲品种,经过多年培育,驯化后的榴莲品种于今年开始规模结果。目前三亚各区共种植了1万余亩榴莲,已陆续挂果,未来将有更多三亚榴莲供应市场。三亚出产的榴莲不仅糖度较高,还在时间上有着先天优势,可以用生鲜方式进入市场。

洋水果一旦国产化,就意味着价格大幅降低,比如百香果、猕猴桃等。不少网友十分期待,似乎吃榴莲自由的日子指日可待。不过,先别高兴得太早……

目前三亚共种植了约1万亩榴莲,按亩产3500斤来算,总产量不到2万吨。而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榴莲82.2万吨,折合人民币280多亿元。2万吨和82.2万吨,差距不是一点点,所以三亚榴莲虽然上市了,但很难对国内榴莲市场价格形成什么影响。对于吃货们来说,短时间内,吃榴莲恐怕还是不能太“自由”。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士也表示,今年榴莲首次实现量产,产量估计只够供应当地部分市场或用作品牌推广,价格难以大幅下跌。要想全国一、二线城市都能吃上国产榴莲,至少要等到2024年产量翻番。即便“未来3到5年打造5万亩榴莲产业园”的规划立马实现,按每亩4000斤的顶格产量计算,也不过10万吨,只够给中国每年80万吨的榴莲市场需求量“塞牙缝”。

秉性“矫情” 若“闹脾气”就不结果

不少消费者对榴莲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独特的风味,恨的是它不菲的价格。那么,榴莲为啥卖得那么贵?

大家知道,榴莲主要产自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热带国家。别看它其貌不扬,其实秉性很“矫情”,对环境要求特别高,喜欢湿热,温度但凡低于15℃就无法正常生长,最佳生长温度在25℃~30℃。而放眼我国,全年温度都能在这个区间的,大概只有海南和云南的部分地区了。

榴莲的播种条件也很苛刻,它的种子活性极低,必须在7天内完成播种,不然很难发芽。即使侥幸发芽,也要培育2~3年才能开花,除虫、控温、土质、水分管理……但凡有一点马虎,榴莲树都会“闹脾气”,根本不结果。它成长很慢,花期很短,还是夜间开花,一旦赶上连日大雨,授粉受阻,分分钟大面积减产。

摘个榴莲都要“玩命”

“水果刺客”不是白叫的

不仅难种,榴莲的淘汰率也很高。一开始,果树的挂果率很高,但为了保证质量,发育不良的果实会被剪除,能熬到成熟的不到一半。

而且,你知道摘榴莲有多玩命吗?榴莲树经常长到40多米。所以,每买一颗榴莲,都可能会有一个人被“爆头”。

在泰国,采摘榴莲需要至少两个人配合,一个人爬到树上,把榴莲弄脱落,另一个人在树下用麻袋接着。在越南,采摘装备改成大铁盆,用头顶着接,一个接不准,就会被砸中。在马来西亚,以上两种方法被明令禁止,只能等待榴莲自动脱落,但这样保质期就难以控制了……

再说,还有保存和运输问题。榴莲含糖量高、极易腐坏,从东南亚大老远运过来,无论保鲜还是运输,成本都很高。最后,是供需问题。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榴莲胃口”,2010年我国的榴莲进口额为1.496亿美元,2020年增至23亿美元,这么大的需求,这么高的成本,再不搞点价格杠杆,估计东南亚的榴莲都会被我们吃光。

现在,你知道榴莲为什么贵了吧?这也让榴莲收获了另一个称号——“水果刺客”。

榴莲好吃树难栽

瞧瞧它在中国的艰难成长史

1413年,绍兴人马欢跟随郑和第一次出海。船行经马来群岛各国时,船队停泊上岸。在这里,马欢记录下了本地各种热带水果,其中就有榴莲的身影: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马来语音译),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大概26~30厘米),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若烂牛肉之臭。内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可食,其中更皆有子,炒而食之,其味如栗。

虽然中国人早就知道榴莲这一水果,但直到几百年后才引进种植。

海南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从东南亚国家引种培育榴莲,但限于种植条件,一棵1958年引进的榴莲树,长了几十年,才结了一个果。当时研究人员一度认为,海南不适合种榴莲。

2017年,海南省农科院提出发展榴莲产业的可行性研究,并在保亭、陵水成立了种植试点单位。2019年2月,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第一棵从泰国引种的金枕榴莲树,生长了整整5年,终于挂果。同年5月,40余棵金枕榴莲树,顺利进入采收季。

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资料,海南几乎是中国唯一可供榴莲生长的地方,保亭县的榴莲挂果成功,证明国产榴莲确实有希望。事实上,这40余棵金枕榴莲树,原是农场主为了景观而栽种的,没想到“无心插榴榴成荫”,不仅顺利结果,而且味道也不错,“入口软糯嫩滑,回味无穷”。

为啥几十年前榴莲种不活,现在能开花结果了?一是上世纪引进的榴莲基本为实生苗,不像现在的嫁接苗,从幼苗到开花结果一般四五年,且还能利用本地开花结果的榴莲树作为母树嫁接、扩大繁殖;二是数据采集、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大幅改善,榴莲得以通过精准化种植实现量产。

既然榴莲这么受欢迎,为啥不扩种?现实是,三亚只有部分地区适合种榴莲。这种木棉科果树,个子高、枝条脆弱,受不住频繁登陆的台风。而海南是个海岛,台风频发,25米到40米高的榴莲倘若长满动辄4~6斤的尖刺果子,且不说大风中会不会疯狂砸下伤人,能不能有机会长到大都是个考验。这也是种植专家一再建议海南榴莲产业要适度发展的原因之一。

目前,海南省大力发展榴莲种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不过,就算“榴莲自由”暂且还是一个梦想,但作为进口榴莲的补充,国产榴莲将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选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