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今年“五一”假期,很多年轻人不再拘泥于跟团或自由行

他们混进老年旅行团

柟多多在华山(受访者供图)

N新京报 新华社 齐鲁晚报 顶端新闻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很多年轻人今年的出行方式和以往略有不同,他们不再拘泥于以往跟团或自由行的二选一。

“32岁,打入平均年龄70岁的夕阳红旅行团。”小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跟着老年旅行团旅游的奇妙经历。“我在团里身兼数职,拍照、陪聊、拎衣服……这些老年人体力比我好多了,他们才是旅游‘特种兵’。”小谢叹道。

老年旅行团,也许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跟老年团旅游。在老年旅行团中,他们获得了极有性价比的旅游体验:省心省力,不用自己动脑子做攻略;没有精神内耗和年龄焦虑,获得了放松感;同行团友既热情又包容,还能不时感受到暖意。

混进老年旅行团的年轻人

“父母退休后,经常外出旅游。这次听说要去海南玩,我也很心动,就想去试试,正好陪陪他们。”心动不如行动,小谢当即与父母商量并成功报了名。“团里48个人,其他44个叔叔阿姨都是买保健品送的海南七日游。”小谢说,这趟海南游,每人收费两千多,除了自己,平均年龄在70岁。“因为很多景点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不用买门票,所以价格会低一些。”除了自己陪父母出游,团内的老年人,几乎都是和老伴一起出来的。

海南游的行程安排得很密,还好部分景点可以坐在观光车里,一边休息一边欣赏风景。“晚上七八点吃饭,十菜一汤被吃得干干净净。”回到酒店,小谢发现这些老年人的胃口一点不差。

跟着老年团旅行,团里最渴望坐上观光车休息的反而是年轻人。“老人家精力很充沛的,很多行程6点起床,7点出发。年轻人起床很艰难,老年人都很精神。”几天里,小谢一直跟在队伍的后面,努力保持不掉队。每天两万步,望着身边和前方的老年团友,小谢发出了疑问,老人家怎么爬山大气都不带喘的。

“陪我妈出去玩能增进了解,他们玩的方式我也能融入的。”作为团里仅有的年轻人,小谢自然成了大家的“摄影师”,一路上不停地拍拍拍。尽管也会吐槽,但是小谢在这趟陪伴父母的旅程中,也尽职尽责地做好“摄影师”的工作。

花丝巾、大墨镜、亮色衣服,是中老年人旅游时的标配。“对,保持这个姿势。”不仅仅给自己的父母拍照,小谢随手拿起相机就可以记录下每一位热爱拍照的中老年朋友。“可能是我一路都在帮他们拍照,随便拍的一张照片,他们都很开心。”

年轻人很容易成为团宠

户外运动爱好者多多今年迷上了爬山和溯溪,在社交媒体里溯溪被包装成一种“逃离都市生活”的新兴生活方式,但她一直苦于没有在当地找到合适的组织,直到无意中发现了老年团。

“加入老年徒步团有种找到了宝藏的感觉,真的很适合我,唯一的问题是有些老年人体力太好,我跟不上。”多多介绍,老年徒步团的团费相比于对准年轻人市场的组织要便宜三分之一,平均年龄至少得在50岁,偶尔也会有小朋友和65岁以上的老人参加。

“团里的强度设置适中,大都在10公里以内,参加活动的几乎只有我一个年轻人。”多多说,“老年人追求性价比,费用低,体验更好,相当于你去市场买菜,不知道买什么的时候跟在叔叔阿姨后面,他们买什么就跟着拿一点,基本都不会出差错。”

“我是个不善交际的人,之前也参加过同龄人的团体,感觉像公司的团建,工作日上班已经够累了,我只想纯粹地旅行,享受大自然,享受运动。”多多表示,“另一个隐藏惊喜在于老年团对社恐友好,不想交流可以不交流,老年团叔叔阿姨们的亲近很自然真诚,更愿意主动分享,有的阿姨把我当自己孙女一样照顾。”

“在老年团中即使遇到矛盾也不会针锋相对,都会选择退一步,气氛融洽没有精神负担。”多多说。

但并非所有的“老年旅行团”都像她参加的那样和睦。

湖南“00后”女孩饼饼在网上看到了老年团的帖子,和爸爸一起报名了当地的“老年旅行团”。“出发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是团里唯一的年轻人,团里的人平均年龄58岁,除了我之外,第二年轻的是32岁的导游。”

“老年团里叔叔阿姨们都很热情,年轻人很容易成为团宠,我帮他们拍照剪短视频,他们就把随身的零食水果塞给我吃。”

旅行团里一路欢声笑语,直到旅途快要结束的时候气氛突然一转。

“导游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类似大厅的地方‘听课’推销产品,团里有人花5000元买了个类似微波炉的厨房家电,团里的退休老人的购买力很强,我爸都差点跟着买,被我及时制止了。”

“总体体验还是很好的,但购物环节在合同里并没有提前写出来,如果是我爸一个人去,感觉会容易乱花钱。”

年轻人到底需要怎样的旅行

从前几年红极一时的“穷游”,到后来在旅行论坛和APP上“找搭子”,再到现在混入老年团,每一种新的出游方式流行背后都有原因。

作为旅行复苏后的第一个长假,两三年没出过远门的年轻人本身就有旺盛的出行需求,“太久没旅游想攒个大的”成了很多人的共同想法。

其实对于旅行,最重要的三要素是:时间、金钱和健康。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不得不在这三点中做出取舍和权衡。

一方面,假期时间很短,想出去玩只能用周末,就不得不把时间压缩到极致,是一种年轻人在没钱没时间下的无奈之举。

另一方面,他们比上代人更擅长收集信息和利用网络,主张自己做选择并且实践。

现在的年轻人消费观念越来越成熟,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些旅行方式兴起也显露出一个问题,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变多,但市场上似乎仍旧缺少适配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

尽管近些年旅行市场也细分出了自由行、半自由行、单团定制、独立成团、散客拼团等越来越多的模式,但新鲜需求衍生的速度同样惊人,“全社恐旅行团”“全女性旅行团”这样相对小众的需求也在出现。

传统的旅行产品似乎已经不再能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在吃、住、行之上,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程。

□人物

“90后”小伙五天爬五岳

近日,“90后”成都小伙柟多多(化名)将自己的“五一五岳”之旅发布到社交平台,震惊网友。

柟多多表示,五岳在中国名山大川中最为知名,便产生了爬五岳的想法,自己提前一个月做了计划,查了相关车次发现均可实现,便决定实施。他朝登山夜赶车,一天登一峰,5月4日,他准时返岗。

每次旅行之前,柟多多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他为自己布置了这样的穿梭五岳路线:稍微冷门一些的南岳衡山放在第一站,嵩山放在第二站,最热门的泰山放在第三天,最后两天再去恒山和华山。4月28日下班后立即出发,5月3日晚回到成都。

旅程当中,他都尽量选择在夜间转场,乘坐硬卧,既能节约时间,也能节约住宿成本。一整趟旅程下来,他只花了4000余元。

至于网友质疑其旅程的真实性,柟多多还晒出了运动软件截图,并表示“每一站都有人帮我见证”。

另外,他表示自己跑过半程马拉松,平时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一周跑两次步,每次十公里左右,和登山的强度差不多,所以身体是可以接受的,回家之后只是觉得肌肉有些酸痛。但因其旅游计划强度较大,他并不主张网友轻易模仿。他还表示:“中国基建真的牛!有这样的交通才有我这样的行程!”

对于柟多多的“5天爬完五岳”,网友评论:“这是中国现代交通基建的最佳广告之一”“五岳盟主下基层调研”。

(齐鲁晚报、极目新闻、新京报、北京晚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