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光影中寻宝泉州非遗

泉州文史资料《活态泉州》影像征集启动,作品主题须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文化活动,或传承人的生活、生产、表演等

蟳埔女习俗是国家级非遗,在蟳埔码头,有不少游客体验蟳埔女装扮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田米

实习生 吴湘湘 文/图

为更好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有效地利用影像资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日,“泉州文史资料《活态泉州》影像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征集时间截至6月15日。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富集区,拥有世界非遗6项、国家级非遗36项、省级非遗128项、市级非遗262项、县级非遗628项,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此次征集的作品主题必须是与泉州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直接相关的文化活动、文化空间等,也可以是这些项目传承人的生活、生产、表演等场景,一经入选每张图奖励50~300元。

征集项目:

1.民间文学:陈三五娘传说、灯谜(石狮)、灯谜(晋江)、洛阳桥传说、姑嫂塔传说、南少林传说(泉州)、李五传说、仙公山传说、鲤城老地名等;

2.传统音乐:南音(泉州南音)、泉州北管、福建北管(泉州闽南十音)、晋江深沪褒歌、泉州笼吹、德化山歌、德化三通鼓、道教音乐(泉州)、南安道教音乐、永春闹厅、泉州大鼓吹等;

3.传统舞蹈:泉州拍胸舞、泉州鲤城火鼎公火鼎婆、泉州跳鼓舞、泉州踢球舞、永春鼓坠舞、火鼎公火鼎婆(南安)、泉州踢球舞(南安)等;

4.传统戏剧: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打城戏、高甲戏(柯派)、惠安南派布袋戏、咸水腔芗剧等;

5.曲艺:闽南讲古;

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五祖拳、泉州刣狮、泉州刣狮、南安蛇脱壳古阵法、俞家棍、曾郁水操队、泉州妆阁(湖头水车阁)、湖上宋江阵、泉州少林罗汉拳、泉州少林地术拳等;

7.传统美术:惠安石雕、灯彩(泉州花灯)、剪纸(泉州〈李尧宝〉刻纸)、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永春纸织画、竹编(安溪竹藤编)、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等;

8.传统技艺:德化瓷烧制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鲤城)、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惠安)等;

9.传统医药:中医养生(灵源万应茶)、中医养生(虎标万应茶制作技艺)、泉州老范志神粬、针灸(泉州留章杰针灸)、泉州鹏山堂吊膏、泉州保和堂白塔疔膏、泉州养生香制作技艺等;

10.民俗:惠安女服饰、元宵节(泉州闹元宵习俗)、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灯会(南安英都拔拔灯)、蟳埔女习俗、端午节(安海嗦啰嗹习俗)、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等。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