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仙子下凡!

永安天宝岩再添新记录种 林区发现水雉和璐灰蝶

璐灰蝶

海都讯(记者 周字艺通讯员 廖金朋 文/图) 近日,福建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开展资源调查监测中,在小河溢水坝上发现一只漂亮的野鸟。后经确认,这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水雉”。水雉的出现,成为该保护区有影像记录的第220种鸟类和第41种水鸟。

据了解,水雉在永安市为过境旅鸟,它目前已经换为繁殖羽,即将进入繁殖期。工作人员拍摄到的这只水雉,样貌黑白相间,十分醒目,头部、喉胸部及两翼白色,脖后部黄色,背棕褐色,腹部和尾巴黑色。工作人员观察记录了两分钟,它就飞上天空,盘旋了两圈,消失在广阔的绿野中。

值得注意的是,天宝岩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7.16%,因此区内水鸟较少。

除了水雉之外,天宝岩保护区资源调查监测人员近日还在区内拍摄记录了璐灰蝶,为天宝岩保护区今年记录的第1个蝴蝶新记录种,也是该区有影像记录的第307种蝴蝶,并且是永安市蝴蝶新记录种。

据介绍,璐灰蝶为中型灰蝶,栖息在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以及台湾等地。1年1代,成虫多见于4—7月。

□动物百科

水雉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水雉,体长39~58厘米,俗称“水凤凰”,因体态优美,羽色艳丽,又被美称为“凌波仙子”。

其头部和颈前部为白色,颈后部覆盖有一片十分鲜艳亮眼的金黄色羽毛,背部、腹部及尾羽为棕褐色,两翼主要为白色。

水雉生性活泼,善行走,常常栖息于富有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喜欢在荷塘、水田等生境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亦集成大群。

它们的“脚”极具特点,脚趾特别长,犹如分叉的枯树枝,这样能更好地分散身体重量,使其能轻步行走于睡莲、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也更方便捕捉小鱼、小虾、水生昆虫及水生植物等食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