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光喝汤不吃肉 孕妈健康亮红灯

5月15日—21日是全民营养周,越来越多孕产妇围产期血糖、血脂、血压超标,营养科医生建议从饮食出发,规避四大误区

N海都记者 刘薇 通讯员 陈维妙

泉州28岁的小芳(化名)怀孕后,成为家人的重点保护对象,从生活起居到日常饮食,无不细心照料。然而,最近一次产检,发现小芳的健康亮起了红灯——甘油三酯、血糖值等指标均超出正常水平!

小芳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与不少孕妈存在饮食误区密切相关。5月15日—21日是第九届全民营养周,今天,营养专家就来聊聊孕妈的饮食营养。

光喝汤不吃肉,甘油三酯噌噌上涨

上周,怀孕26周的小芳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检,结果,她的甘油三酯、血糖值均高出正常水平!

“甘油三酯高,说明血液中脂肪的含量高,这种情况会导致孕妇的血液流度减慢,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比如,发生子癫前症、妊娠糖尿病的概率增加,导致胎儿体重过重甚至巨婴,并增加长大后肥胖、血糖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临床营养科柯智元主任指出,在与小芳进一步交流时,柯主任发现了症结。

怀孕后,家人每天都会给小芳煲靓汤,认为营养都在汤里,而小芳每次都会把汤喝光,喝完后肚子撑,就很少再吃汤里的肉。这样一喝几个月,由于汤中油脂含量较高,导致甘油三酯噌噌上涨。另一方面,认为多吃水果好,小芳每天会进食大量水果,比如,甜葡萄、苹果、菠萝,有时西瓜一餐能吃掉大半个,这也导致其血糖值上涨。

错误的饮食方式,导致小芳的孕期健康亮起红灯。而30多岁的二胎孕妈小玲(化名)则是因为遗传原因,导致胆固醇、血脂偏高,激素水平易波动,还查出妊娠糖尿病。好在,小玲严格遵照医生的饮食指导,病情得到控制,情况大为改善,最后生下了健康宝宝。

“我们接诊过许多类似情况的孕妈。部分孕妈由产科门诊转来,她们常合并高血脂、高血糖等健康问题;部分孕妈直接求诊营养科,希望通过调整饮食来解决一些慢病。”柯智元主任介绍,营养科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指导她们如何通过调整饮食形态来管控慢病。

孕妈妈注意了 四大饮食误区绕开走

5月15日—21日是第九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为“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

“如今,越来越多孕产妇围产期血糖、血脂、血压超标,使得这一特殊群体的营养膳食受到格外关注。”柯主任指出,临床上,孕妈的饮食主要存在这几个误区——

误区1:营养都在汤里。

正解:汤的价值没有想象的高。经科学检测,汤里所含营养只占原料的5%~10%,多为维生素、无机盐等,主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还是在鸡肉、鱼肉等肉质中。

还有一些孕妈猛喝骨头汤补钙。其实,骨头中的钙不容易溶解在汤中,也不容易被人体肠胃吸收。喝过多骨头汤,反而可能因为油腻引起不适。

误区2:一人吃双倍食量。

正解:很多女性在得知自己怀孕后,开始加大饭量,以此满足胎儿的营养需要。其实,准妈妈多吃的那部分食物,大都变成了自己身上的肥肉。胎儿的营养是否足够,关键在于准妈妈对食物的科学性选择,而不是盲目多吃。

误区3:盲目进补。

正解:在孕期中加强营养是必须的,但营养摄入绝非多多益善。太多的营养摄入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并存积过多脂肪,导致肥胖和冠心病的发生。体重过重还限制了准妈妈的体育锻炼,致使她们抗病能力下降,并造成分娩困难。

误区4:以水果代替主食和蔬菜。

正解:一些孕妇喜欢用水果代替主食,但是水果中缺少谷物里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中糖类吸收快、消耗快,容易使孕妇的血糖波动加大,更容易出现吃得多饿得快,饿了再吃的情况,进而造成体重增加,所以,不吃主食反而容易发胖。孕妇应坚持饮食多样化,不偏食;主食选择粗细搭配,不可不吃主食,也不可用水果代替主食。

柯主任建议,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孕妈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推荐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证摄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鱼、禽、蛋、瘦肉的摄入。此外,孕妈应适量身体活动,维持孕期适宜增重。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