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脊柱侧弯70°14岁少女身心受损

​脊柱侧弯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医生提醒,对侧弯要引起重视,但不必过于恐慌

N海都记者 刘薇

通讯员 潘群龙

自从确诊脊柱侧弯,泉州少女小静(化名)便变得自卑不已,跟着妈妈四处求医,身心受挫。

近些年,脊柱侧弯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目前,我国脊柱侧弯患者超过300万人,并以每年30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超过半数为青少年。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症、近视之后,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医生提醒家长,对侧弯要引起重视,但不必过于恐慌。

病例一 青春期开始发病 十年后才发现异常

前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脊柱外科俞海明主任医师,接诊了23岁的女孩小欣(化名)。

小欣弯下腰,可以看到其两侧背部不对称,其中一侧明显隆起。脊柱X线平片显示,其脊柱有45°的侧方弯曲,确诊脊柱侧弯,且须手术治疗。

“这位患者在一周前发现异常,但侧弯应该在她十二三岁青春期时就出现了,随着骨骼的快速发育,侧弯愈发严重。可能孩子平时穿衣宽松,就忽视了,导致拖了十年才来诊治。”俞海明主任医师介绍。

病例二 花季少女脊柱侧弯 四处求医身心受损

相较小欣,泉州14岁初中女孩小静(化名)及时发现了脊柱异常,却在治疗时走了弯路。

小静读小学六年级时,妈妈发现她的后背不对称,带到当地医院检查,确诊脊柱侧弯,侧弯角度达40多度。接下来的一年多,小静妈妈带着孩子四处求医,接受了手法治疗、按摩治疗、佩戴支具治疗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孩子的侧弯逐年加重,不仅背部一侧隆起,胸部、肩膀也变得不对称。体形的改变让小静变得自卑,而侧弯还导致其出现中重度肺功能障碍。

等找到福医二院俞主任诊治时,小静的侧弯角度已达70°。幸运的是,经过手术,小静重获新生。

数据 泉州筛查2万余学生 确诊侧弯患者约3%

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常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

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在泉州市直中小学校园开展了脊柱及足部畸形第一期筛查工作。首期筛查走进市中心13所学校,累计筛查21438人。筛查数据并不乐观——泉州中心市区青少年有脊柱侧弯趋势者约达10%,专科门诊进一步明确检查后,其中达到脊柱侧弯诊断患者约3%。

“由于缺少脊柱侧弯的普查,且脊柱侧弯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导致错过了黄金防治期。”俞主任表示,此次筛查活动,旨在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以使70%的侧弯青少年避免手术之苦。

科普 要重视但不要恐慌 避免误入“两个极端”

据了解,脊柱侧弯好发于青春期,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最多见,目前病因不明。侧弯畸形会影响身高、外形、运动功能、心理健康,严重者心肺功能受累,此外,患者成年后背部疼痛的概率会比正常人高。

在诊治的过程中,俞主任注意到,对于脊柱侧弯,家长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不重视,等到孩子发现时已比较严重,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孩子;另一个极端,是发现孩子脊柱有一点侧弯时,便过度恐慌、过度治疗。

俞主任指出,一旦查出脊柱侧弯,也不要过度恐慌。“从这次筛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孩子侧弯在10°~15°,不用太担心。”

“对于脊柱侧弯,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俞主任强调,早期侧弯常不明显,如果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家长一定要看看孩子的背。让孩子身体前屈,双臂自然下垂,从孩子的正后方观察,如果发现背部出现明显的不对称,则可初步诊断脊柱侧弯。“一旦发现孩子有侧弯的现象,及时到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