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花巷 上一版 下一版  

七旬老人凌文彬的追竹人生

福建省首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凌文彬

近半人高的花木兰头像,是凌文彬最满意的作品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林良标

实习生 吴湘湘 文/图

泉州传统竹编工艺是一门纯手工技艺,编织有粗有细,色泽古朴庄重,制作过程繁琐复杂,2007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泉州人不断将竹编与艺术、文化相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5月15日,我们探访了一位竹编“高手”,他就是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凌文彬。

半生坎坷 不减半分热爱

当天上午,在晋江市青阳街道翠山苑小区,我们见到了76岁的凌文彬。三个月前,他摔倒后胳膊受伤,还未完全恢复,但只要拿起竹篾,他立马就能“穿针引线”,为我们编织起一件竹编作品来。

1963年,为补贴家用,16岁的凌文彬到泉州工艺美术厂当起了学徒,并慢慢爱上了竹编技艺。一开始,他向何淑莲师傅学习基本功,很快就上手了,并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后来,厂里号召要发扬群众性创新活动,凌文彬到了技术组,痴迷于传统竹编技艺的不断创新。

他曾师从泉州著名画家李硕卿,传承创新竹编技艺。“我向李先生请教时,他总是非常支持我,不断鼓励我大胆创新。”凌文彬告诉记者。

竹子是非常普通的原料,易腐、易蛀、易损,且编织构造的花纹有限,因而竹编工艺的局限性很大。改革开放以后,泉州竹编工艺市场受到冲击,工艺厂关闭后,中年失业的凌文彬只能靠踩三轮车载客维持生计,有时还到处打零工。但艰苦的日子没有磨灭他心中对竹编的热爱,空闲时分,他总是不停地钻研竹编技艺的流程改造和作品升级,用一双巧手,在李硕卿改良编织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型编织技法。

命运弄人,1995年,凌文彬不幸遭遇一场车祸,大腿严重骨折,腿部致残。跌入低谷的凌文彬,依旧一心惦念着自己的竹编事业,甚至想用车祸赔偿和变卖摩托车的钱重新投入竹编创作中,虽遭到家人极力反对,但他还是执意如此,正因为这个举动,成就了他在竹编上的成功。

2002年,凌文彬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竹编作品开始逐渐在大赛上崭露头角。他创作的《古狮瓶》在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上展出,并获得铜奖。2008年,他被评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被授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在泉州西街成立同名大师工作室,专注于竹编技艺的耕耘与传承。

如今,走进福建省艺术馆,能看到凌文彬的《古师瓶》《手瓶》《龟盒》《鸡盒》和《孔雀瓶》等5件竹编艺术品,泉州市非遗馆内也有他创作的《香薰》《象薰》等精美作品。

历时八年 匠心巧思《花木兰》

“他对竹编非常专注,经常一有灵感就开始做,没白天没黑夜地干,直到累了才停下来休息一会。”凌文彬的老伴庄秀环对记者说,这个男人太过于痴迷竹编了,甚至连妻女都不管不顾,她有时气得都想和他离婚,但后来还是决定支持他,放手让他尽情地做喜欢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竹编用的竹子和原料也颇有考究。谈到原料的选取,凌文彬为我们娓娓道来:“毛竹较为坚韧,硬度较高,能满足我编织一些又粗又硬的作品,而水竹则是用来编织一些比较细致的地方,例如人物或动物脸部上的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洋藤多用于编织外框外边,将它扎成条来编织边缘和外框,能达到较为美观的效果。”

凌文彬一边编织一边为我们介绍:“编制一件竹编作品,外观是最重要的一环,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不断修改精进,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效果。”他最满意的作品是《花木兰》,耗时8年才完成。女将花木兰的头部编织难度最大,编织逻辑水平最高,是凌文彬从事竹编技艺数十年来的一项大突破。“花木兰是女扮男装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件作品的美,就美在其脸部不同部位的编制构造变化多端,花纹各异,且非常有立体感。”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想编织一个女性形象,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他选定人物后,2011年开始着手画图。“外人都说,竹编再细看起来也是粗糙的,而美女的脸蛋是非常细腻秀气的,当时大家都认为我不可能成功,但我认为,当我着手编织时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花木兰鼻梁的花样是‘小人字花’,眼珠的花样叫‘一起一落’,头发则是用的‘大人字花’,脸部是‘六角旋纹隆点花’……”凌文彬一一为我们介绍,头发、嘴唇和鼻子都是较需要下功夫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技术的地方。我们看到,这座近半人高的花木兰头像,身披坚硬的盔甲,脸部光洁、表情坚毅,纹路细腻、花纹各异,完整的面部间深藏平凡岁月里的坚守与细腻。

记者了解到,这件作品在金鱼巷展出时,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受到不少人喜爱。但花木兰的身体部位至今仍未完成,凌文彬心有余却力不足。“单头部就花了我近半积蓄,实在没有足够的资金再去创作,现在受伤的手臂尚未完全恢复,不能从事过于繁重的力气活,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将它完成,这也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凌文彬惋惜地说道。

古稀之年

坚持传承古老技艺

竹编工艺品,用闽南毛竹、水竹等原料编制而成,既是精巧雅致的工艺品,又是美观与实用兼具的生活用品,而这一件件精美的竹编作品,需要非常繁琐复杂的步骤。据悉,要打造一件竹编作品,需要历经构思、画图、打造模具、破篾、编织、上漆等过程,不仅如此,想要力求完美,还要根据实际不断对宽度、薄厚进行修改。

凌文彬说,竹编编织工序复杂细致,成品外观非常精致美观,极具逻辑感、旋律感,是现代化机器生产不可替代的。但对于纯手工竹编,一般人没有足够的耐心,经不起考验就放弃了,凌文彬却不觉得苦闷,一做就是六十载。

走过六十载漫漫竹编路,随着年龄的增长,凌文彬心中锐意进取的工匠精神更加根深蒂固。如今,年过七旬的他,带着包括老伴庄秀环在内的4个徒弟,以及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尝试着将传统竹编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其中,庄秀环编织的小摇篮最为出色,做工细致精美、整齐划一,质量也较高,得到了凌文彬极大的肯定。

“要让现在的年轻人静下心来学习这门手艺,不是件容易的事。以前也有不少学徒因对竹编感兴趣,专程找我学手艺,但都没有坚持下去,在现代经济和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竹编技艺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凌文彬感慨说道。

凌文彬认为,只有打开知名度,才是实现古老竹编技艺传承的最好办法。“用竹编打造泉州地方名片,也是我们古老竹编传承人的责任。”他希望,竹编艺术也能成为像南音、提线木偶那样的泉州地方名片,这门技艺只有被世人记住,才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这些年,他把泉州传统竹编工艺带进了校园,为孩子们讲解竹编技艺,让学生们近距离地见识泉州传统竹编工艺的独特魅力。泉州九中曾把这门艺术引入学生教育中,开设泉州传统竹编工艺选修课。他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深入了解并学习竹编,而他也将无私奉献,将自己的毕生绝学传授给学生们。

历史悠久的泉州竹编

泉州竹编源自新石器时代,兴盛于唐宋时期。

上世纪50年代初,泉州现代著名画家李硕卿在传统竹编的基础上,萃取我国出土文物器皿的优秀造型特点,融入中国画的传统艺术风格,采用富有图案纹样的编和织的技法,把日用竹编扶上艺术殿堂,创造性地凸现了艺术表现力。其后,这门工艺被文化部命名为“泉州改良竹编”。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