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闽味 上一版 下一版  

5·20来看古时福州女的嫁妆

海都记者探访榕城最后一位藤漆皮枕手艺人

陈师傅就在这几平方米的柴火间里,制作藤漆皮枕

1958年产的藤漆皮枕,至今未变形

制作藤漆皮枕的牛尾刷

陈师傅正在编藤

陈师傅制作的藤漆皮枕

清代白釉褐彩猫形瓷枕(浙江温州博物馆藏)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实习生 周婉怡 文/图

很多老福州人的家里,都放着这样一块枕头,它呈长方形,整体髹红漆,摸起来光滑清凉,结实又有弹性,它就是藤漆皮枕。百年前,藤漆皮枕、髹漆全牛皮箱、桶石(便桶)、镜箱、花灯这“五件套”,是福州女子必备的陪嫁物。

在福州台江区交通路附近,住着福州最后一位藤漆皮枕手艺人——陈师傅。仅几平方米的柴火间里,放着制作藤漆皮枕的各类工具。近日,海都记者来到陈师傅的柴火间,为大家揭开旧时福州女子嫁妆的“面纱”。

做一块皮枕

工时需两个月

陈师傅出生于1950年,他从十几岁开始做学徒,专门为红木、金丝楠木等家具上漆,整整当了60年漆工。

喜欢藤漆皮枕的福州人,应该听说过金德祥师傅,他就是陈师傅的“老师”。解放前,金师傅的家族在省府路开了一家皮枕老字号“金福盛”作坊,制作的藤漆皮枕一度名扬海外。

制骨、编藤、缝皮、髹漆……这些都是制作藤漆皮枕的重要工序,髹漆是其中最难的一步。很多学徒把握不了髹漆的尺度,导致枕面总是皱巴巴的,根本无法售卖。而陈师傅本就是漆工,经过金德祥师傅的指点,手艺就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从前,一块藤漆皮枕需要4个匠人共同完成。而今,陈师傅一人完成四五十道工序,花两个月时间才能做好一块藤漆皮枕。

他说,皮枕的复杂工艺、制作周期和“古旧”,让它逐渐退出了福州人的“生活圈”。金德祥师傅去世后,福州能做藤漆皮枕的,仅剩他一位。若后继无人,这门手艺很可能就失传了。

每年四五月

最适合做皮枕

在柴火间外,陈师傅慢慢给记者讲述了藤漆皮枕的制作工艺。

首先是制作枕骨。要选用上好的杉木,还得是陈年旧料,这样做出来的骨架才够结实,睡上几十年也不会变形。

枕骨做好后,需以藤做面。陈师傅喜欢印尼藤,泡水后,藤条柔软无比,很好缠绕。陈师傅会先把两根藤条打结,再用特定的手法缠绕。

缝皮也是关键的一步。陈师傅常用的有牛皮和鳄鱼皮。为了确保皮枕的美观,他会把缝好的牛皮、鳄鱼皮翻面,以隐藏缝线。可牛皮、鳄鱼皮不是普通的布,缝紧后很难随意翻转。这时,陈师傅就会在皮上撒沙,使得牛皮可以边缝边滑动、翻转。

裹好牛皮,就要上漆了。藤漆皮枕要上生漆和明漆这两种漆。生漆是第一层,陈师傅会用牛尾刷仔仔细细地将漆涂抹在枕头上。待漆阴干后,还需反复“刮底”,用加了地瓜粉的明漆反复涂抹、打磨。一遍又一遍,一层又一层,直到皮枕表面完全光滑,再也看不出藤条的印记。

每年四五月份,是做藤漆皮枕的好时候。陈师傅说,这时节“地上有湿度,天上有温度”,只需24小时,刷上的大漆就干了。若到了冬天,还得在柴火间里放浴霸灯与沾了水的麻袋,才能营造出适宜的环境。

经久又耐用

几十年不会坏

做好的藤漆皮枕,经久耐用,几十年也不会坏。陈师傅向记者展示了1958年产的皮枕,至今仍不变形,漆面也光滑、平整。

如今,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什么是藤漆皮枕,因此找陈师傅购买皮枕的,也多是老人家。

“以前,老伴也反对我做皮枕,认为退休后就要好好享受生活。可是她睡了我做的皮枕,就再也离不开它了。”陈师傅说,老福州人爱睡藤漆皮枕,有两个原因,一是皮枕表面十分冰凉,夏天枕着特别舒服;二是皮枕比枕巾好清洗,轻轻一擦,污垢就没有了。

“解放前,福州有十多家藤漆皮枕作坊。销售时,匠人还要为每一位顾客试枕。”陈师傅说,从前,皮枕的种类也很多,用来置办嫁妆的叫“寿枕”,上面绘“囍”字或龙凤呈祥图;中医也爱用它诊脉,叫做“脉枕”。

□相关链接

古代北方姑娘的嫁妆

猫形瓷枕

古代的枕头,有石、木、玉、竹、陶、瓷等材质制成的硬枕,又有布、绢、丝、兽皮等制成的软枕,而以瓷枕形制、题材数量最多,应用最为广泛。

在古人眼中,很多动物都拥有神异灵性,具有镇宅辟邪的用途。秦汉工匠对动物形象的塑造技巧驾轻就熟,到隋唐时期陶瓷枕兴起之际,兽形枕自然成为普遍主题。

瓷猫枕是瓷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诗人杨万里《新暑追凉》中说:“朝慵午倦谁相伴,猫枕桃笙苦竹床。”诗中的“猫枕”应为猫形瓷枕。可见,早在宋代,猫形瓷枕已经是人们比较常见的消暑神器之一了。

相传,猫原本是海中的神,执掌阴间,因它贪赃枉法而被下狱。后来玉皇大帝命令包拯审问,包拯见它诚心悔过,把它点化,变成一只猫枕,白天的时候,包拯在阳间审案,晚上便枕上猫枕去阴间判案。

后来,人们开始流行烧制瓷猫枕,并在瓷猫枕上画出黑白图案,预示着这种带着黑白图案的瓷猫可以驱赶黑白无常,保佑人们夜间平安。

自明清以来,北方很多地区姑娘出嫁时,都有选一对猫形瓷枕或一男一女美人枕作陪嫁品的习俗,因为猫谐音耄,部分猫枕身上也会绘上蝴蝶,寓意夫妻健康长寿、白头偕老。猫枕也从实用枕具渐渐演变成了一件观赏摆件。

温州博物馆收藏的这对清代白釉褐彩猫形瓷枕,高12.7cm,长23cm。猫枕白地,全身绘深褐色大圆点,四肢蜷卧,头部向前,双目炯炯有神,桂叶眉夸张上挑,胡须顺腮向后延伸,深色嘴部略显俏皮。它们安静而又严肃、傲娇而又机警的样子实在是太萌了。(综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