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世界首部高甲戏电影《玉珠串》公映

该片在泉州举行首映式,5月20日起将在全国各大院线公映

高甲戏《玉珠串》是经典中的经典(资料图)

电影剧照

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5月19日,世界首部改编自高甲戏经典剧目的戏曲电影《玉珠串》在泉州举行首映式,5月20日起,该片将在全国各大院线公映。

《玉珠串》由已故著名剧作家诸葛辂编剧、著名戏曲导演艺术家吕忠文导演,全片围绕某朝皇家公主丢失玉珠串后,皇帝公开悬赏,拾珠之人,“庶民百姓者赏金千金、能仕赐官三品,朝廷命官者晋升三级,少年郎者招为驸马”,以诙谐幽默的戏曲手法,在“失珠、寻珠、得珠、追珠、弃珠、献珠、送珠、辨珠”中,照见人性的美丑,批判功利、揭示贪婪、思辨善恶。情节令人捧腹的同时,蕴含的深意发人深思。

戏曲经典:

曾获多项国字号重量级奖项

据悉,安溪高甲戏经典剧《玉珠串》,是闽南戏曲剧目经典中的经典,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国字号重量级奖项,曾创下两年演出超过400场的纪录。

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斯诚表示,高甲戏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种,其表现的“能美能丑,亦庄亦谐”的丑角艺术,是闽南、福建草根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影响力已经逾越方言地域,是闽南侨乡人民情感交流和海外侨胞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

作为南戏的主要发源地与传播地,泉州的戏剧历经千年长盛不衰,是名副其实的“闽南戏窝子”,有演绎古朴生动、细腻典雅的梨园,有诙谐讨喜、妙趣横生的高甲戏,有舞动指尖艺术、妙手传神的提线木偶,更有传承浅唱低吟、韵味深长的南音。近两年来,泉州对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革故鼎新的“双创”新尝试,4月底,泉州举办的“首届海丝泉州戏剧周——2023全国南戏展演”获得好评如潮。据悉,继《玉珠串》之后,目前,泉州提线木偶《钦差大臣》、泉州高甲戏《连升三级》两台经典剧目也被列入八闽戏曲电影工程。

大胆探索:突破时空对舞台表演的限制

“令人耳目一新。”首映式上,媒体人杜女士直呼过瘾,她说这种创新再次震撼了她对南戏的观感。对于将经典高甲戏拍成电影的现实意义,戏曲电影《玉珠串》导演陈茂林认为,这种表现手法“不仅能让老戏迷得到高甲戏与电影美学上的双重体验,年轻观众和海外友人也可以凭借丰富的、直观的视听体验,走近、了解、喜欢高甲戏”。电影《玉珠串》总制片人洪雷则认为,“这部戏曲电影将舞台的戏曲魅力与电影的表达手法巧妙结合,让高甲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突破时空对舞台表演的限制,得以随时随地呈现”。

“高甲戏是安溪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也是闽南文化的瑰宝,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映式上,安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吕宝贝介绍说,早在上世纪末,安溪高甲戏就跨省晋京、走出国门,精品迭出。此次将《玉珠串》搬上电影银幕,是推进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影视产业深度融合的一次大胆探索,将有利于戏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闽派精品文化更好地“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