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保护生物多样性 泉州在行动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围绕“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的主题,泉州林业、公安等部门以及市民一起在行动

金斑喙凤蝶产卵过程(福建日报/图)

野生无叶美冠兰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杨江参 黄晓燕 文/图 通讯员 田政 陈晓岚 福建日报

编者按:大千世界,四季轮回,自然之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也是地球家园所有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

安溪村民发现野生无叶美冠兰,德化首次记录到“蝶中皇后”羽化成蝶和产卵全过程,洛江警方破获系列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近期发生在泉州的三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案例,说明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正深入民心。

案例1:安溪村民发现少有的无叶美冠兰

22日上午,泉州安溪一名分管农林水业务的村干部谢先生在山上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植物。

谢先生告诉记者,22日上午9点多,他到一座山上调查了解村里的农业耕地使用情况,无意中在一片山林地发现一株长得比较少见的植物,“没有叶子,只有花。我种花、养花10多年了,从没见过这种植物”。

记者随后将情况反映给安溪县林业局,该局工作人员谢海雁与记者、谢先生一同前往。徒步了几十分钟后,在一片山林中见到了这棵特殊植物——没有一片叶子,有几十朵花,盛开的花呈黄褐色,而蓓蕾呈紫色,花朵向下呈兜状。现场只有这一株,经简单测量,高约70厘米。记者闻了闻花的味道,有股腐臭味。“基本可以认定是野生的无叶美冠兰。”谢海雁说。

谢海雁告诉记者,无叶美冠兰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比较高,要求空气湿度大,但又不能太湿,还要求森林环境干净,土壤疏松肥沃、腐殖质比较高。同时,无叶美冠兰适宜生存在特定的共生真菌环境中,并靠蜂传粉结果繁殖,人工栽培非常困难。此外,发现无叶美冠兰之后,次年在原来的位置不一定能再次找到,周围环境一旦改变,就再难发现。

“从这些可以说明,这里的森林生态环境还是不错的,也展现了生物的多样性。”谢海雁说。

被称为“泉州野生动植物界‘活字典’”的林彦云,退休前是泉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站负责人。他说,几年前,他曾在安溪云中山自然保护区见过无叶美冠兰,虽然无叶美冠兰没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却是比较珍贵、少有的野生植物,广大市民如有碰见,不要去采摘,“让它自然生长,就是最好的保护”。

案例2:290余只画眉鸟重获自由

日前,记者从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获悉,该局破获系列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

今年2月,洛江警方发现有人在微信上发布猎捕和贩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鸟的信息,但涉案人员众多,具有明显专业化、区域化特点,案件复杂。省、市、区三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对该案进行深挖细查。

在省市两级森警部门及相关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专案组在省内外多地陆续开展收网行动,其间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仅现场就查获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鸟290余只。

经查,犯罪嫌疑人柯某、张某等人长期采用诱捕等方式,非法猎捕画眉鸟并对外出售谋取非法利益,非法交易画眉鸟数量巨大。同时,利用微信组建“捕鸟”“斗鸟”群,出售猎捕工具,传授狩猎方法,犯罪网络涉及多省,涉案金额巨大。

此外,今年4月份以来,在确认画眉鸟达到放生标准后,洛江分局联合市公安局森林支队、洛江区检察院、洛江区法院分批次将画眉鸟放归森林。

案例3:

首次记录“蝶中皇后”羽化成蝶过程

日前,记者从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科研人员近日记录到金斑喙凤蝶羽化成蝶和产卵全过程,在国内均属首次。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斑喙凤蝶位列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被誉为“昆虫界的大熊猫”“蝶中皇后”“世界动物活化石”。金斑喙凤蝶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主要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原始森林中,且要求溪谷环境。同时,金斑喙凤蝶有专属寄主植物,它们的卵只产在这类植物的叶片上。

“戴云山保护区地处戴云山脉主体德化县境内,区内生态保护良好,分布有木莲、深山含笑等金斑喙凤蝶赖以生存的寄主植物,以及树参、食茱萸等蜜源植物。”保护区管理局科教科科长陈文伟说,早在2013年,该保护区内就曾观测到金斑喙凤蝶。

金斑喙凤蝶属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及成虫4个阶段。但此前,研究界均无有关其交配、产卵、孵化、结蛹、羽化等过程的影像记录。去年9月中旬,戴云山保护区科研监测团队开始在金斑喙凤蝶栖息地的寄主植物上寻找蝶卵,以期能够观测其演变过程。蝶卵直径仅约2毫米,每一个叶片只产一枚卵,两枚卵间距大多超过2米,寻找难度极大。

金斑喙凤蝶卵孵化出的幼虫叫作1龄幼虫,长到一定程度就会蜕皮,第一次蜕皮后的幼虫为2龄幼虫,以此类推,直到终龄幼虫蜕皮后进入蛹的阶段,最终破蛹羽化成蝶。经过持续观测,保护区科研监测人员记录下了金斑喙凤蝶从卵到1龄、2龄、3龄、4龄、5龄幼虫,直至当年11月份化蛹的全过程。今年3月,经漫长蛰伏后,金斑喙凤蝶蛹壳逐渐转为黄色。3月底的一天晚上9时多,第一只金斑喙凤蝶破蛹而出,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振翅飞走。

据悉,科研团队此轮共监测到20多个活蛹,其中5个羽化为雌蝶,其余均为雄蝶。

□知多一点

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

福建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生态屏障。境内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山脉纵横,河流交错,海岸曲折,岛屿众多,生态类型复杂多样,森林覆盖率、植被生态质量、生态文明指数均居全国第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数据显示,福建自然分布有脊椎动物1733种、昆虫1万多种,其中华南虎、黑熊、穿山甲、中华白海豚等291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然分布有植物555种,其中桫椤、苏铁、南方红豆杉等131种及变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省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58处、自然保护区111个,保护小区3300多个,保护了全省8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各类典型生态系统、植被类型。

(据福建日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