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福建日报
南安,足球的热土。这里,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目前已达146所,其中幼儿园15所、小学97所、中学33所、大学1所,成立了200多支校园足球队;这里,共有53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10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数量位居全省县域首位;这里,共有各类足球场地198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1.3块以上;这里,足球会员已经从最初的几十名发展到了上千人,涵盖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企业家、学生、自由业者等各行各业人员;这里,还有全省第一支职业女子足球俱乐部……在这里,足球带给他们的,不仅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追求。
校园的种子
让更多孩子喜欢踢球
南安足协2007年大事记中有一条这样写着:1月6日—14日,“爱贝通杯”南安市小学生三人制足球赛在青少年宫足球场举行。柳城小学、实验小学分获高年级组和低年级组冠军,柳城小学的陈佳平和实验小学的石兆平获得联赛最佳球员。
南安足协副主席林艺雄还记得组织这场比赛时的情形,“当时,足协跟团市委合作,由团市委下发文件到各个乡镇,我们再到乡镇去找学校。然后,协会还拉了赞助,给每个人发了服装”。“爱贝通杯”一办就是七届。
“我们自己有球踢,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来踢。”林艺雄也是南安足球协会创始人之一,他在2006年就把目光投向了校园。这同样是一个朴素的愿望——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发展的契机很快就来了。2012年,南安成立了校园足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即足改办、校足办与足协合署办公,实行“三位一体”模式。
南安足协主席戴宽南说,这是南安足球的春天。3年后,也就是2015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
2013年调任西华小学担任校长的庄小舟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西华小学是南安的一所乡村小学,总共有学生256名,大部分学生是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在教学楼的背后,种着一排棕榈树,2013年的时候,学校还没有场地,学生们就是在这里练习绕桩。如今,西华小学已经有了一片八人制和一片十一人制的足球场,颇为“奢侈”。
戴宽南认为,从县域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做好普及率,“让更多的孩子有球踢,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踢球,只要把金字塔的底层做得足够大,塔基才会越来越厚实”。
塔尖的风景
创办全省第一支职业女足队
2022年,南安足球攀上了金字塔的塔尖。
当年,南安市与省体育局携手共建,推动女足“省队市办”顺利落地,创办了全省第一支职业女足队,并在7月份开赛的全国女子足球乙级联赛中获得第七名。
南安市足协副秘书长周尊达形容这件事情是“把金字塔的最后一块积木拼上了”。
当年3月,南安足协还投资创办全资子公司——福建南安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负责球队和梯队具体建设、管理、投融资、运营的法人主体。周尊达就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他放弃了大家眼里一个还不错的“铁饭碗”。
除了省体育局和市政府的300万元补助之外,剩下的运作资金则由南安足协自筹。康利石材把公司的一辆大巴用作球队日常通勤,泉工股份则成了球队的首年冠名商。和最初一样,依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除了完成比赛任务之外,周尊达说:“期待球队能够作为城市的流动名片,将南安的足球精神和城市文化带向全国。”
职业足球和校园足球之间的“化学反应”在慢慢发生着。在今年3月9日举行的“亚足联女足日”女孩足球节上,南安市“福建(南安)女足后备人才基地校”试点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共有3所中学和7所小学获得授牌。
“现在这支女足队,队员来自全省各地,我们争取南安人要占到一大部分,这才真正叫南安队。”戴宽南说,“南安不会去做短期效应的事情,开展职业足球也一样会按照五年、十年、二十年的规划去推进。”至于男子足球职业化领域,戴宽南说,一切皆有可能。
未来的方向
国家队中有南安籍球员
现在,南安足球还想走得更远,也必须走得更远。
在西溪穿城而过的沿岸,全长6.2公里的武荣公园已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公园内的两片足球场上,南安众汇兴邦足球俱乐部的教练黄宏斌正带着一群孩子踢球。
一节课一个半小时,收费不到40元,俱乐部的总经理黄新法说,亏钱也会继续做,“就是为了培养下一代踢球的孩子,把足球文化先做起来”。更让黄新法高兴的是,最早那一拨接受南安校园足球洗礼的年轻人正在回归。据黄新法介绍,俱乐部目前有14名教练员,而且大部分都出自南安的校园足球体系。
近年来,南安足球始终在探索创新发展的边界:通过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以及闽南科技学院的特招,让孩子有球踢、有工作;同时跟中国妇联关爱女足基金会共建,推动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职业转变;由足协专门拨出一笔经费,对足球教练员进行奖励;通过南安众多的异地商会,与学校结对帮扶,支持校园足球开展……戴宽南说:“通过这几方面的创新,就是要在南安再次掀起足球运动的高潮。”
2012年,戴宽南为足协定下了三个目标——成为全国青少年足球试点县、成立职业足球俱乐部以及国家队中有南安籍的球员。第一个目标,南安用了11年,第二个目标用了17年,“我相信第三个目标也一定会实现”。
戴宽南说,成功就是逼着你不断再成功,再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