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树下行走留神“空降”小黑虫

近期,泉州江滨南路、新门街、刺桐路等,垂枝榕上常飘落“榕管蓟马”;专家提醒,这种虫子对人体无害,市民无需恐慌,外出时避免穿着颜色鲜艳的衣物

江滨北路水岸假日小区路段,发现小黑虫的地方

一片树叶上小黑虫密密麻麻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杨江参 文/图

5月28日,泉州市民杨先生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反映,骑电动车经过市区江滨北路万科城路段时,多次碰到路边的绿化树飘下神秘的小黑虫,“有时掉在眼镜上,有时掉在手臂上或衣服上,感觉皮肤会有些痒。”

记者采访得知,这种“小黑虫”的学名叫“榕管蓟(jì)马”,夏季也就是眼下,正是它出现的时候。不过,市民不用恐慌,“榕管蓟马”会“吸食”树汁,但对人体无害。

走访 小黑虫主要出现在垂枝榕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江滨南路、新门街、刺桐路、津淮街、湖心街、田安路、江滨北路等市区主次干道,发现这些路段的一些垂枝榕上,都会飘落这种小黑虫。这种小黑虫如蚂蚁一般大小,尾巴尖尖的向上翘。

在江滨南路南益鲤景湾段,记者在几棵垂枝榕上找到了这种小黑虫。市区新门街两排的绿化树中大部分种植的是垂枝榕,在5月31日的走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垂枝榕经过修剪后,小黑虫比较少见,偶尔从掉落在地面上焦黄的树叶中翻开一看,才会看到。在江滨北路水岸假日小区段,也种植有垂枝榕,记者随机摘下一片焦黄的枯树叶,掰开一看,赫然出现几只小黑虫,密密麻麻的,看上去“很恶心”。市民王女士说,每到天气炎热的时候,这种小黑虫就会出现,有时还会飞到家里,附着在衣物上,“只得关窗防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部门 一个星期喷洒农药防治一次

“基本上每隔7~10天,就要喷洒农药防治一次。”记者从泉州市园林绿化中心获悉,这种小黑虫的学名叫“蓟马”,市民反映的小黑虫为“蓟马”中的“榕管蓟马”。它不是新物种,通常生活在垂枝榕树上,多在空气潮湿、天气热的时候出现。一般多出现在春季与夏季。

据悉,“榕管蓟马”是一种典型的吸汁类害虫,主要寄主为榕树,也可危害杜鹃花、无花果、龙船花等植物,主要危害寄主的嫩枝新叶,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

提醒

它“偏爱”黄色、绿色

市民外出别穿艳色衣服

“蓟马对人体无害,但要注意预防。”泉州市园林绿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市民反映蓟马爬上身后会有瘙痒症状,可能是市民对蓟马分泌的酸性物质过敏,回家用肥皂水洗洗就可以了。如果发现蓟马落在身上,把它抖掉就好。如果落在皮肤上,千万不要将它拍死。如果发现确实被蓟马叮了,出现一点痛和痒,也没必要恐慌,蓟马不会吸食动物的血液,把蓟马赶走后,只需在被叮的地方涂上风油精或者润肤露便可。

在预防上,该工作人员特别提醒,由于蓟马具有趋色性,对黄色、绿色有着一种执着的“偏爱”,所以在蓟马出现的季节,外出时要注意避免穿着颜色鲜艳的衣物,尤其是黄色、橙色、绿色的衣物。在榕树等寄主植物较多的区域,减少停留尽快通过。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