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罗丹凌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您是否给孩子准备了礼物?或是打算怎么陪孩子过这个儿童节?
如何陪孩子过儿童节,给孩子送怎样的儿童节礼物,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开心,也折射出家长的育儿“小心思”。5月31日,海都记者采访了福州多位家长,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同时邀请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杨启光教授,和大家聊一聊什么才是“最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礼物。
礼物各不同
育儿各有“心机”
在与多位家长沟通后,记者发现,如今家长给孩子送儿童节礼物,普遍比较尊重孩子的意见,一般都会事先让孩子有一个选择的范围。
郑女士是一名二胎宝妈,大儿子正在读幼儿园,小女儿则刚满两周岁。“六一”节前,郑女士就问两个孩子喜欢什么,没想到得到了一致的答案——乌龟和含羞草:“周末时,我经常带他们去黎明湖公园玩耍,公园里有很多花草,湖中还有鱼和乌龟,我教他们认识后,没想到他们一下子就记住了。”
于是,郑女士就给两个孩子各买了一只乌龟和一盆含羞草,希望通过参与喂养和培植,能让孩子养成观察小动物和小植物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们懂得如何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关爱。
“自从乌龟到家后,孩子们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给乌龟换水,第二件事是喂食,还知道不能喂太多,要不乌龟会肚子胀。”郑女士说,儿子和女儿这几天还会经常交流喂养乌龟的心得,比以前相处得更融洽了。
周女士也是如此,在买礼物前先问了儿子的意见,随后买了儿子喜欢的蛋仔派对玩偶公仔,“虽然我儿子还在读小学二年级,但平时的学业压力也是挺大的,因此他喜欢什么,我都会尽量满足”。
这个“六一”节,包先生则是直接给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发了100元红包,让她自由支配这笔钱。包先生介绍,不仅是“六一”节,他每周还会给女儿一笔零花钱,培养孩子的“金钱概念”与理财意识。“现在假如我女儿想喝一杯奶茶,她会知道如果买奈雪,一周的零花钱就花光了,而买蜜雪冰城就可以维持5天。”
当然,还有很多家长给孩子精心准备了礼物。比如,宋先生给小学四年级的女儿购买了三坊七巷的文创产品,也给孩子讲了一些坊巷名人的故事,让孩子对家乡有更多的了解。周先生给女儿买了回旋飞球,希望激发她对科学的兴趣。
仪式感满满
留下美好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在家长中也有个别“清流”,并没有为孩子准备礼物。“90后”宝爸唐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我带娃比较粗放,没给孩子准备礼物,但孩子他妈应该会准备,她比较看重仪式感。”唐先生说,“每年‘六一’,她都会要求我休一天假,一起陪孩子游公园吃吃饭。我只能无条件配合,毕竟老婆开心,就是全家开心。”
陈先生同样没有准备实体礼物,而是选择了“陪伴”这份礼物。“今年‘六一’节正值工作日,我和孩子约好了,等周末再给他补过儿童节。”陈先生说,儿子一直想去动物园和海洋馆里看长颈鹿、海豹,而他平时工作很忙,也没有多余时间来陪伴孩子。这个周末,他打算把这两个地方一起安排上。
回忆去年“六一”节,陈先生给儿子买了一套适龄的乐高赛车积木,之后也常常利用空闲时间,陪着儿子一起玩乐高。陈先生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营造高质量的亲子时光,增进父子感情,同时也锻炼了儿子的手眼脑协调能力,更可以培养逻辑、空间、工程、物理思维。
“虽然没有每年‘六一’都给孩子送礼物,但我每年这一天都会给孩子写张贺卡,写些走心的话,也算仪式感满满了。”陈先生说道,“儿童节,我想给儿子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让他拥有愉快的童年。”
□专家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光表示,当今社会物质条件极大丰富,家长在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更加开明,更愿意下功夫。各种各样的礼物,背后都是对孩子关爱与期望的体现。
“最近有新闻说,一些家长还给孩子报了50节课外辅导课,当作‘六一’节礼物,或者买很多套试卷作为礼物。这也侧面反映出,在社会激烈的竞争背景下,孩子的学业压力与家长的情绪焦虑。”杨启光说道。
那么,什么样的礼物最为合适?杨启光认为,如今,大多数小孩在物质方面都不缺,虽然收到礼物依然很开心,但孩子最在意的还是家长的陪伴。若家长愿意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学习一项新技能,感悟一些新事物,双方都能共同成长,并留下美好回忆。
杨启光说:“家长不妨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互动性的亲子游戏,或者到大自然中旅行,都能让孩子收获课本中无法获得的惊喜。”